太极拳的竖尾是啥意思
太极拳的要领,就是历代太极先师们,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学习太极拳应该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是最基本的,也是学习太极拳者应该初步掌握的。
太极拳是内家拳,这是拳种的定性。要学习太极拳,就须按太极拳的规矩学,这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太极拳的规矩,就是太极拳的要领。在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拳的意思或者说太极拳的境界,就在要领中。因此,须下功夫去体会、感悟和把握太极拳的要领,这样,才能深入到太极拳内里去,为健身和技击上的特殊和超常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太极拳的要领,杨式按杨澄甫著述是十条,李雅轩老师细化为十六条。各条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协调动作、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因此,在谈到某一个要领时,要从这个要领与其它要领相联系的辨证关系中去把握,而不能孤立地单就某个要领本身来讲,这样讲是脱离实际的、片面的、难以讲清楚的,这是其一。把握太极拳要领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去掉硬力、僵力的过程,换句话说,也是逐步丢掉人们后天形成的拙力的过程。人们后天形成的拙力,已成积习,后患无穷,难以改变,只有通过太极规则,才能逐渐加以纠正,笔者曾发表过一篇《太极生活化》(《搏击》2001年第3期,总第177期)的文章,只是粗浅简单地谈了谈,以后准备在这方面再进一步深层次地写一写,后话打住。这是其二。太极拳的要领,从内家拳的角度讲,都是一种“劲道”,如“气沉丹田”,就是沉劲;“虚灵顶劲”,就是顶劲;合势时的“气势团聚”,就是蓄劲;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走弧形、划圆圈,是缠丝劲;内三合、外三合,就是合劲;等等,系一种身体内在的感觉。因此,要从自身的练习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把握,其途径就是严格按照要领锻炼,力求形体动作符合要领规范,不可在盘拳架中,追求招式用法和着意使力,因为,这是违背太极拳“听劲”原则和混淆内家拳和外家拳界限的,这是其三。这三点,是在规范锻炼中须臾不可忽视的。
下面,具体地谈谈每个“要领”的操作方法。
(一)虚灵顶劲:就是头向上顶,意识上顶百会穴,神贯于顶,项部直立松竖。具体操作方法:头顶天,项松竖,眼睛平视,后脖颈贴衣领,这样就形成了。这是静态的孤立的单说的头部,盘起拳架来,就要同其它“要领”相互联成一体动作。就联系直接的明显的方面来说,在“虚灵顶劲”的同时,要“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时,相应“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这时,有顶有沉,上下之势,得以相称,脊椎松竖了,身躯正直了,此时此际,就会出现一种松空的感觉。这里,有一个难点,即在习惯上随着头向上顶劲,身躯相应一上俱上,而此处头向上顶,身躯却要随沉气与头上下反向对拉拔长。这在太极“力道”上讲是力在上与下的对称,要达到这层意思, 须相应地克服日常生活习惯上的拙力。之所以说这是拙力,因为“一上俱上”拔了底劲,立身不稳,易于倒地。举个例子,去年有一个早晨,我去公园,见一中年人练习高踢脚,仰面朝天倒地,就是说明。
“虚灵顶劲”,是太极拳要领中排次居首的一个,在整个“要领”中是个“纲”,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沉肩垂肘:从字面上看,就清楚了,是指肩要松开下沉,肘要松开下垂,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肩也不能沉,气也沉不下去;肘要翘起,肩也会随之耸起来,就同内家拳相悖了。根据笔者实践体会,肩易沉,但着意于肩的下沉,则会在往下伸拉下,肩有不舒适的感觉,因此,转意于肘,后来逐渐地觉得只要肘能下曲松垂,肩自然就会沉下去,且很顺应。肩与肘的关系,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要注意,沉肩时,还要虚腋。腋下“如同夹着两个热馒头”。空度大了,紧防要掉,空度小了,又怕烫着。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有分寸感,非常贴切,说拢住实则无物,道无有意念存在,这种寓虚与实、合与开于无限想象的高度集中
/view/3914.htm#3
这里更全面,看看!基本技法以静为基,以柔为形,神足而意远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尚意不尚力动中求静,静中求动,重意不重形意气劲形,心息相随,化劲不硬抗辩位于尺寸毫厘,制动于擒扑封闭四、基本特点桩式沉稳,架势紧凑腰随胯转,肩胯相对两手环抱,脚走弧线绵软缠绕,走圆化柔动如蛇之行,柔似蚕作茧。五、养身特点呼吸自然,周身放松;心静意专,神态精神;内外三合,节节贯通;任凭阴阳,身法中正;意到气到,气随意行;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奇经八脉,畅流全身;太乙五行,旨在养身。预备势(无极势) 起势:混元一气,旋转乾坤1、白猿出洞,双峰拜日 2、悬崖勒马,海底顶云 3、蛟龙溟濛,雷劈山洪 4、犀牛望月,转身托天 5、青狮抱球,闪起金庭 6、豹子含美,仰颈惊林 7、大鹏展翅,群兽震惊 8、花鹿采芝,俯饮清泉 9、黄蟒含津,戏引众猛 10、鲤鱼打挺,波浪滔天 11、雄鹰探山,双擒鸡群 12、仙鹤腾空,飞舞风云 13、金猴窃丹,炉火皆平 14、鲸鳄探月,波平浪静 15、黑熊反掌,威震森林 16、金蟾脱壳,醉卧瑶池 17、喜鹊登枝,寒立梅荫 18、苍龙入海,意守心宁 19、野马抖鬃,烈性飞腾20、神猿入洞,性归心田 21、彩凤凌空,百鸟齐鸣 22、伏虎灵台,永守黄庭 23、抢元守一,正气***存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五行擒扑二十三式”。 是近年最先发现的一套正宗武当拳术。太乙五行拳以五行生克之理为依据, 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动静自如,心息相依,水流云绕,莫测端倪。太乙五行拳特点是:拳势柔和绵软,多缠绕动作,桩式稳沉,腰随胯转,两手环抱,脚走弧线,演练如蛇之行,运行似蚕作萤,架势紧凑,方丈之地即可演练,以练架式为主,结合站桩,缠绕等基本功锻炼。“抓筋拿脉”说的就是此拳。 1.立顶。头不前俯后仰、左偏右斜、轻松地竖立起来,不要用力。习称“顶头悬”,意为好像悬在半空一样。很多拳种也讲究头要直,但要求用力。这不是说别的拳种不好,而是用力对血压高的患者的血压有影响。2,松肩。不能理解为耸肩,更不应该误解为往下坠肩。而是肩背放松,不用力。 3,垂肘。肘关节要有重意。因为打起拳来姿势很复杂,有很多动作不注意就会成为横肘。例如现在普及的二十四式或八十八式,其中有很多的抱球姿势,练习时如变垂肘为横肘,那么气便壅于胸部,一趟拳没打下来就呼呼直喘。太极拳要求虚其胸,实其腹。胸部始终不受气的影响,觉得很轻松。垂肘与松肩是有连带关系的,如果这方面合乎要领,太极拳不管打几趟,周身汗出,但不气喘;否则就难免气喘吁吁了。 4,含胸。不挺胸就是含胸,很自然地把躯干竖立起来,但不要往里缩胸。5,拔背。背指脊椎。用顶头悬把脊椎骨提起来,“上下一道线,全凭两手转”,腰部躯干是直的。太极拳是以腰为轴心来带动四肢进行活动的,因此这个轴绝不能弯。如挺胸或缩胸,则脊椎便不能直。 6,气沉丹田。丹田指小腹。在立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的基础上,全身都要自然地放松,并自然地呼吸,这样才能气沉丹田。这里讲的气不是呼吸之气,练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都讲究练浩然正气,讲的就是这个“正气”,或叫“内气”。《拳论秘本》上有句话:“不使气流行于气”,指的也就是这个“正气”。锻炼出来的气不能同呼吸之气一块流通。练大极拳讲“始而意动”,因为太极拳讲究练“意”不练力;“继而内动”,就是紧接着里边的“气”动;“后而外动”,最后才表现外边的动作。7,节奏分明。每一个动作的中间过程和完成姿势,要做到节奏分明。有人说,打太极拳好像行云流水一样,但不能离开节奏分明这一前提,同时还要注意掌握每两个式子之间似断非断,即式断意不断的关系8,连贯圆活。太极拳的姿势由开始到收式,都是前后连贯的。每一个动作的运行路线都呈圆形,不是大圆、小圆,就是椭圆、半圆。例如向前按掌,上肢由于松肩垂肘,因而呈弧形,拉也拉不直。活,就是灵活,特别是肩、肘、腕、指关节都要放松,不能僵劲。再配合动作的圆弧形,就能灵活9,速度均匀。不论出掌、出拳、迈步,都要运劲如抽丝,快了怕它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