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为何和易经是相反的。

喔?佛经与易经相反,这个结论还是很新鲜。

可以问问楼主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吗?

小佬看过佛经也看过易经,虽然至今仍没有入门,也看出了这两个经都是指月的路标,只是路标上用的词汇有些差异罢了。

佛经一部《大藏》太过浩瀚,只举《金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易》曰:周流六虚变动不拘。此两句都是说一个人如果要真正得彻底的大解脱大自在,心就不要执着任何人、事、物。

具体方法上,佛家如上座部通过九次第定(或禅宗参禅)达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易(或说儒家)通过闭目养神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里的“通”是指通达“六十四卦周而复始无终点,没有一卦是全吉从而知道都不可执着”这个结果。

这种对一切自然现象中的人、事、物都不执着,“境来相应境去不留”,不正是佛家的大圆镜智吗?这种心境,佛家称做:“空”,儒家(易)中称为“虚”,不就是个同体异名吗?

佛经三藏、易六十四卦,都是为了说明这个心态而不厌其烦地没完没了的解释来解释去。可惜,解释的越多,引入的概念越多,把人都给搞糊涂了。所以绝大多数学佛学易的人都被经中一词一句困惑一生,不得其解,这也是佛与圣人没有想到的结果吧。

离开了实修实证,无论头脑如何聪明如何能思辩,想要看懂佛经和易经,真是难于上青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