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中经:
2022.05.11周三阴D131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30
《鬼谷子》中经
引言
本篇是与《本经阴符七术》相对而言的,《中经》是鬼谷子鉴人、识才和制人的秘诀。《中经》主要论述的就是内动心计、外以制人的诸多方法,主张通过人的相貌来了解其本性,通过人的言语来了解其真意。这是一种内在精神的运用,是“本经阴符七术”的外用。其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心,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境界。
《中经》论述了七种行事原则:“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实际上是一种观人术,就是通过察言观色以摸清对方的实际情况;“闻声和音”,实际是一种美言结人之术,就是从言谈中找到对方的各种情况和关系,并通过交谈来求得对方的信任,消除防备;“解仇斗隙”,实际就是一种驾驭术,就是坐山观虎斗,从细微的环节入手,使他们有竞争,进而挟制他们,坐收渔翁之利;“缀去”,就是把握背离自己的人的心态,留下余地,使之有后用;“却语”,就是批驳对方言谈中的漏洞,抓住对方的把柄,从而使其能够为我所用;“摄心”,实际是一种收揽人心的方法,就是把握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采用不同的方法收买对方;“守义”,就是用各种仁义道德来约束他人的行为,达到摸清对方心态的目的。
这七种技巧和策略被游说策士们视为至宝,不仅钻研学习,更是变化百出,融会贯通,成了他们的奇门遁甲。
原文
《中经》,谓振[1]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2],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3]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遭世异时危,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4]自善,或当败败自立。
注释
[1]振:通“赈”,救济。
[2]拘执:这里指处于困境的人。
[3]俦(chóu):这里指成对出现,比喻多。
[4]戚戚:忧心貌。
译文
所谓《中经》,说的是救人于穷困和危难之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那些能言善辩、品德醇厚的人。如果能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他们就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恩德。能言善辩的人,必定能够多做善事,广泛地施行恩德。那些对人施行恩德的人,能够遵循道义。救出身处困境的人,就能够豢养、驱使他们。士大夫处在动乱的年代,遭遇危难时,有的人能在乱世里侥幸存活,免遭兵乱;有的人陷害善于辞令的人;有的人放弃仁德,崇尚武力,成为一方雄主;有的人遭到拘捕成为囚犯;有的人处于忧愁的环境中却独善其身;有的人身处危难之中却能自强自立。
原文
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1],解仇斗郄[2],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3]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注释
[1]音:弦外之音,本意。
[2]郄(xì):通“隙”,这里指矛盾。
[3]《本经》:指《本经阴符七术》。
译文
为人处世之道,最重要的是挟制别人,而不能被别人挟制。能够挟制别人,便能够把握主动权;受制于人,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看见外形要能判断面容,估量身材要能推知相貌,听到声音就能听出弦外之音,要善于解除争斗和矛盾,要善于挽留想要离去的人和应对前来游说的人,要善于摄取真情和恪守正义。《本经阴符七术》讲述的是一般的处世道理和技巧,其运用时变通的要点都在《持枢》《中经》中。
原文
见形[1]为容、象[2]体为貌者,谓爻[3]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淫僻,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之。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注释
[1]形:这里指八卦中爻的形状和位置。
[2]象:这里指八卦的卦象。
[3]爻(yáo):组成卦的符号,分为阴爻、阳爻。
译文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讲的是,像在占卦时看到卦爻就可推测吉凶一样,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语行事、外在形貌体态等方面探知他的内心世界。恪守正义的人,他们不看错误的事物,不听邪恶的声音,谈论的都是《诗经》《尚书》,没有乖僻淫乱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举止都遵循道德的要求,表情端庄,相貌温和,这样的人就难以从外貌形态去判断他们的内心世界。遇到这种对手,就赶快隐藏起自己的真情,避免自己的言语中出现漏洞,悄悄地离去。
原文
闻声知音者,谓声气不同,恩爱不接。故商、角[1]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悲,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2]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注释
[1]商、角:与下文的“徵、羽、宫”统称为五音,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宫属土,由于金木水火土五行有相克,所以有乐声不调和的现象。
[2]合翼:指比翼鸟。
译文
所谓“闻声知音”,就是人与人如果言语不合,意气不投,彼此间的感情就不会相通。就如同在五音中,商与角不相和、徵与羽不相配一样,能够主宰协调四音的,只有宫音了。所以音声不和谐,听起来就会非常难受,散、伤、丑、害都是不和之音,用这些话来游说必然难于入耳。即使他们有美好的操行、高尚的声誉,彼此间也依旧不能像比目鱼和比翼鸟那样密切合作。这就是因为气质不和、语言不协调的缘故。
原文
解仇斗郄,谓解羸[1]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也。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2]。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强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
注释
[1]羸:这里指弱小者。
[2]耻其宗:羞辱其祖宗。
译文
所谓“解仇”,是说要调解两个弱者之间的敌对关系,让他们和解;所谓“斗郄”,则是使两个强大的国家相互争斗。强大的对手争斗时,对于得胜的一方,宣扬其功业,壮大其声势;对于失败的一方,则对他的失败表示哀怜,对他的衰弱表示伤心,玷污他的声名,侮辱他的祖宗。所以,得胜者一听到人们称赞他的威势,便只知道进攻不知道适可而止;而失败者,看到自己的损伤就会努力使自己强大,增加成倍的力量,为此拼死斗争。这样,无论多么强大的敌手和对手,都会因此而削落,我们就可以胁迫甚至吞并他们。
原文
缀去者,谓缀已之系言,使有余思[1]也。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2]其志,言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庶[3]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
注释
[1]余思:遗憾的意思。
[2]厉:通“励”,激励的意思。
[3]庶:也许能。
译文
所谓“缀去”,就是让即将离开的人能够与我们保持关系,用关心他的话去挽留,使他对离开我们感到很遗憾。对待忠贞守信的人,要称赞他的品行,激励他的志向,言辞中流露出希望他回来的意思,并与他约下见面日期,让他心中高兴。引证别人往日所做的相似成功事例来验证自己的话,希望对方明白将来仍与自己保持亲密关系是可能的,即使款款而去,也十分留恋。
原文
却语[1]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其人恐畏,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2]之人。
注释
[1]却语:有漏洞的语言。
[2]多方:知识丰富的人。
译文
所谓“却语”,是说要在暗中观察他人言语中的漏洞。因为人言多时,必然会有失言的地方,发现其中的漏洞,并把它与事实相验证。要把他犯了什么忌讳,触动了当时哪个禁令讲给他听,等对方恐惧害怕的时候,再以诚信来结交他,安抚他的恐慌之心,把以前说过的话收藏起来,为他保密,然后离开。不要把自己不能做的,也就是自己的弱点,暴露给知识渊博的人。
原文
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1]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道,惊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人,验去,乱其前,吾归诚于己。遭淫酒色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2]之命,使有后会。
注释
[1]伎术:同“技术”。
[2]漫澜:无限遥远的样子。
译文
所谓“摄心”,说的是碰到那些喜欢学习、富有才艺的人,就要为他们扩大宣传,使他的名声传到远近各地。一旦他的才艺得到验证,就惊叹他的奇才异能,对方就会与自己心连心。然后,再把他的特长在众人面前呈现出来,并用古人成功的事例来验证他从前的表现,使他心悦诚服地归附我们。遇到沉湎于酒色的人,就要采用另一种手段。先用音乐、道术使他猛醒过来,使他认识到这样下去必然早死,再用他不曾见过的美好景象来刺激他们的情绪,使他认识到在遥远的未来其使命之重大,最终他一定有所体悟。
原文
守义[1]者,谓守以人义,探其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曲而随之。故小人比人,则左道[2]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注释
[1]守义:谨守做人的道义。
[2]左道:歪门邪道。
译文
所谓“守义”,就是谨守做人的道义,用仁义道德去探测对方的内心世界,以求彼此相合。探寻对方内心的想法,就可以掌握他内心的主要思想,我们就可以用相应的权术从外部控制他的内心,让对方因事而求于我们,迎合我们。小人以利与人结交,用的是旁门左道的方法,常常会导致家破国亡。所以说,如果不是贤德和聪明的人,不能用仁义守家,不能用大道守国。圣人之所以看重那些微妙无比的道术,是因为运用它们的确可以使国家转危为安,拯救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