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房地产市场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宏观市场
一、城市概况:
南京,江苏省省会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平原,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南京总面积 6598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全国四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同时还是我国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大商埠。
二、城市投资优势:
l 区位优势
南京地处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部,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放战略中处于枢纽位置,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l 交通通讯优势
南京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构成了立体化、大运量交通运输网络;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微波、卫星、光纤等组成了现代化通信网络。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长江大桥下游 11 公里处,跨越长江中第三大岛 -- 八卦洲,由“二桥一路”组成,全长 12.517 公里。南京市区现有道路面积达 2185 万平方米,总长 1802 公里。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2000 年新建、改建道路长度近 123 公里,新增道路面积达 129 万平方米。
l 教育科技优势
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四大基地之一。有高校48所,研究机构500余家,科技人员32万人,在宁两院院士61人,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
l 产业优势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化工和一批地方特色产品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汽车工业居第五位。南京也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商埠重镇,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城市前十位。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南京以其工业、科技、区位的优势和快速发展的经济,被评为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被国际经济界人士和众多海外财团视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地区。
三、城市规划
南京将继续延续 “由市中心区,1个副中心,7个地区中心及若干个居住区中心组成的主城公***活动中心体系”的规划格局。进一步拉开都市发展区框架,重点培育三个新市区:有效控制主城人口的增长,优化完善主城功能结构;实施小城镇集中发展策略,推进郊县城市化进程;突出公***交通优先的战略,继续高度重视主城交通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特色塑造;加强区域服务职能,提高中心城市地位和区域竞争力。
预计到 2010年南京市域总人口将达到680万人左右,都市发展区总人口为530万人左右,主城人口则控制在300万左右。同时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城镇人均公***绿地达10平方米/人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绿地要达到6平方米/人以上。
南京将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四、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1、地区生产总值
2005年一至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3.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74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0.03亿元,同比增长1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8.45亿元,同比增长13%。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经历了一季度的15%以下的低速增长后,二季度开始快速回升,5月份以31.6%的增幅创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市一至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89.06亿元,同比增长18.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2.92亿元,同比增长12.4%。分析原因:下半年开始,随着工业及“十运会”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的陆续竣工,投资增幅逐月回落。
3、消费保持旺盛势头
2005年南京市一至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5.45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幅高出批发零售贸易业10.9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全市零售市场。
4、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5年,南京市城市在经济发展和政策的推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速度明显加快一至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72元,同比增长24.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55元,同比增长19%。
5、价格指数温和上涨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比较稳定,在一季度累计指数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102.8以后,逐步回落。一至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低于去年同期103.4%的水平,继续处于温和上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