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五十四发大炮,二十八响意味着什么
传统解释:
开国大典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距1921年7月1日中国***产党诞生,已有28个年头。当时我国的民族一***有54个(现在是56个,其中有2个少数民族是后来确认的)。所以,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21日)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了28个春秋。
其他解释:
①聂荣臻检查礼炮队:“28响代表***产党28年,意义非常重大。”,唐永健起草鸣放礼炮说明写的就是28响代表***产党28诞生年,毛泽东看后签了名。
②毛泽东与杨开慧初恋时正是二八少女—16岁,两人结婚时毛泽东28岁;1949是结婚28周年;
③二即阴阳二仪,八是八卦之八;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1949-7-7,纪念抗战12周年,鸣炮49响;1949-9,新政协开幕时鸣炮54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和国开国大典鸣礼炮28响。按国际惯例,重大典礼最高的礼仪是鸣礼炮21响,为什么新中国开国大典要鸣28响,各种猜测纷纷出现。
美国人说,中国***产党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这使毛泽东对中国***产党产生了炽热的情感,所以用“***”字由“廿”和“八”组成,即28,这就是鸣28响的原因。
苏联人认为,中国自古有28星宿之说,毛泽东也有28位功臣代表着千千万万参加革命的人民,礼炮是向以28位功臣为代表的革命人民致敬。
英国人认为,毛泽东是位崇尚个性自由的人,十分尊重自己的情感:他与杨开慧初恋时,杨正是二八少女16岁,两人结婚时正好是28岁,杨开慧牺牲时是28岁,开国大典时二人结婚时的时间又正好是28年。所以鸣礼炮28响是毛泽东个人情感的反映。
日本人认为。毛泽东对《周易》很有研究,那28响礼炮寓有“二八”之意“二”即阴阳二仪,“八”便是八卦之八,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向周恩来总理问起“28”是什么意思。周恩来说,当时毛主席定了要鸣礼炮28响,他就照此安排了,至于其中的含意,他也未问毛主席。尼克松问周恩来是怎样理解的,周恩来说,毛泽东主席在距开国大典之前90天,曾说中国***产党已经28岁了,28年来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就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说完,周恩来问尼克松:“我用主席这段话作为我对‘28’的理解,您看可以吗?”尼克松不满足地说:“我想得到它的标准答案。”周恩来说:“那就请阁下亲自问主席吧。”但尼克松与毛泽东会见时,没有提及此事。
毛泽东做事确实有他的独特见解和思路:1949年9月21日政协第一次会议开幕时,鸣放礼炮54响,这是代表参加政协会议的54 个单位。当年大典筹委会的唐水健起草鸣放礼炮说明时,写的就是28响代表中国***产党诞生28年,毛泽东看过后立即签了名,说明他认可这个说法的。/%D4%C2%B6%F9%CC%EC%B5%D8/blog/item/7398a2c4430749ab8226ac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