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山东人,在四川工作,后裔的最大聚居地为什么在浙江

其实早两年经过诸葛村,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进去,坊传有一种神秘的八卦图造型,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这次以考察兰溪古村落的名义,好好转了一圈,看看这八卦是真是假,神秘到什么程度。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原来叫高隆村,不知什么时候改的,由于交通便捷,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江( 新安江 、 富春江 )一湖( 千岛湖 )一山(黄山)” 衔接的接点和必经之地,近些年诸葛村的八卦文化游以诸葛亮的名义异军突起,被列入“浙江古镇游”线路。

兰溪诸葛村其实是一个大多数姓诸葛的村落,古建筑保护得相当完好,街巷干净,水网清流,村民大都住在古村的外围,中心腾出来开发 旅游 。徜徉在街道上,古香古色的白粉墙上苏式青灰磨砖的雕花门楼,与披檐木门相映成趣,不少人家拥有花园、假山石,花红草绿,曲径回廊,木雕、书法绘画融为一体,犹如走入立体的画轴之中。

古村以钟池为中心,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 ,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接近钟池的小巷较为笔直,往外延伸时渐趋曲折,许多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入小巷 ,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

之前一直对诸葛村的八卦图形疑惑,有整村八卦图形的,有局部八卦造型的,于是飞上去寻找,密密麻麻的古建筑紧挨,绿荫怀抱,其间有几个大水塘错落,其中中间的一个造型,俯瞰确有八卦图的雏形,只是我们多数看到的是摄影师进行了艺术发挥。

大公堂位于钟池北侧,始建于明代,据说是江南地区仅存的诸葛亮纪念堂,祠堂前后五进,里间十分开阔,可供数千人举行活动。堂内壁上绘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壁画,堂外围墙旁现存六株龙柏,暗示诸葛后人六族繁衍,人丁兴旺。门庭飞阁重檐,高约10米,上悬一块横匾“敕旌尚义之门”。顶层有明英宗于正统四年所赐盘龙圣旨立匾一方,表彰诸葛彦祥赈灾捐谷千余石的义举。

丞相祠堂也是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与大公堂相距百米,坐东朝西,平面按“回”字形布局,由门厅、中庭、廊屋、钟鼓楼和享堂组成,古朴浑厚,气势非凡。中庭是祠堂最精彩的部分,中间四根合抱大柱,中庭两边庑廊各七间,塑诸葛后裔中的杰出人士,用来激励诸葛子孙们奋发向上,成就一番事业。祠堂最后是享堂,中塑诸葛亮像,两侧分侍诸葛瞻 、诸葛尚及关兴 、张苞像,气韵生动,呼之欲出。

到了诸葛村人们不免要问:诸葛亮原籍是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 ),他当宰相的蜀国在今四川,离浙江兰溪有千里远,他的后人怎么跑到这里聚居与繁衍呢?

史料说,诸葛亮 14世孙诸葛利宦游山阴( 绍兴 )后任寿昌县令,诸葛利的儿子诸葛青于北宋天禧二年迁居兰溪,诸葛青的一个儿子诸葛承载在兰溪传了十代,到诸葛大狮举家迁到高隆(即诸葛八卦村),因原址局面狭窄,觅得地形独特的高隆岗,不惜以重金从王姓手中购得土地,以先祖诸葛亮九宫八卦阵布局营建村落。从此诸葛亮后裔们便聚族于此,到明代后半叶,形成一个建筑独特、人口众多、规模庞大的村落。

诸葛后裔们继承了先祖诸葛亮的优良传统,勤于学,精于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后代以诸葛承载这一系人丁最旺,秉承先祖诸葛亮的教导,“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精心经营中医药业,所制良药,畅销大江南北,财富积累不少。

明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在城镇中发展起来,也逐渐向农村中渗透,诸葛村由于地理位置属三市交界处,交通发达,南商北贾过往较多。看着每日往来的行人过客,村民便在靠近大道的住宅内陆续开设了为过往客商们和过客服务的茶馆、饭店。到清代经营当铺的绍兴人,修锁、补锅、打铁的东阳、永康人,制糖、做糕点的义乌人,善于经营的徽商或开店或作坊在这里定居下来,围绕着村内最大的水塘,上塘商业区就逐渐形成了,有排门式、石库门式和水阁楼,形成各式各样的店铺。

带我们的兰溪钱馆长说,八卦村的布局还有防卫功能,1925年北伐战争期间,南方国民革命军肖劲光的部队与军阀孙传芳部队在诸葛村附近激战三天,竟然没有子弹炮弹落入村子,整个村庄安好无损。抗战时期,一队日军从村外高隆岗大道经过,竟然没有发现这个村庄。还有说,曾有盗贼混入村子,找不到出路,结果束手就擒。

在村子将近出口的位置,门口挂着这个“中国馆”的便是孔明锁制作馆,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也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还有“别闷棍”“六子联芳”“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孔明锁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诸葛文仓是诸葛孔明的51代传人,也是孔明锁制作的非遗传承人,我进店与他聊了起来,诸葛文仓如数家珍,最让他得意的,是他按照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模型,用118根长短不一的木条拼接出了一个缩小100倍的“中国馆”,全部是榫卯结构,没有一根钉子,如今已成为他的镇店之宝。不过他说,这几年,坚持这项手艺的人越来越少,2000年以前,在诸葛村还有二三十户手工作坊在制作孔明锁,如今在诸葛八卦村还在手工制作的,只剩下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