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握奇营阵,八垒门分奇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风水问题)

洛书以传统的说法,相传在大禹治水时,神龟於洛水中献书,因而得名。也就是现在五术家通用之图示。

口诀为:“戴九履一,二四为肩,左三右七,六八为足,五十居腹”。紫白飞星据此而生,紫白者,单取紫白二星为吉。洛书中,一居正北,色白,称一白属水。二居西南,色黑,称二黑属土,为阴土。三居正东,色碧绿,称三碧属木,为阳木。四居东南,色绿,称四绿属木,为阴木。五居中土,色黄,称五黄属土。六居西北,色白,称六白属金,为阳金。七居正西,色赤,称七赤属金,为阴金。八居东北,色白,称八白属土,为阳土。九居正南,色紫,称九紫属火。

因此,九星中,一白、六白、八白、九紫,为吉星,余为凶星,此即紫白飞星之意也,紫白飞星在阳宅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节将陆续介绍其特性及用法。

洛书出处争议较多,洛书最早出现在黄帝大战蚩尤时,黄帝演练河图而创洛书数,作为兵战部署及进攻策略之运用,将河图展开,再将二七与四九互位,则每三数相加均得十五,对宫相加均得十,作为战斗构想,即得以上洛书之雏形,神龟献书乃后人将之神化而已。其实不管说法如何,八卦之变化与应用,确也与洛书紧密结合,且长久以来,一直为各五术家所采用。未有人怀疑其正确性。其实洛书之九宫变化象徵天道阴阳相合,阳与阳对,四阳居四正,阴与阴对,四阴居四维。阳阴间隔各得其位,阳与阳分,阴与阳合,合与分,体与用,阳为天之象,阴为地之象,天与地相交矣!在阳宅学对於数字的取用,以河图生成数居多,对与卦与理气的取用,以洛书九宫排列居多。如二者能加以区别应用,自然不觉困惑,也不造成冲突也。本书课程中会再论两者之应用,届时在探讨可也。

如果将河图洛书与八卦形成,作一有系统有顺序的推演,依颜仕之浅识稍作编整,提供同好参考,个人智慧毕竟有限,若有不圆满之处,还望诸君不吝指正,***同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则苍生有福矣!

现将河图所衍生之八卦体系,分成四个阶段:

一、伏义氏时,龙马负图,河图始成。伏义俱此绘成八卦,称连山八卦,用以推未知之事,故初期八卦用於占卦神事,当时以数及阴阳为基本架构。

二、神农氏时,发现宇宙万物为一相当有规律的运行,而且除了阴阳,更有其相互依赖之关系(相生)与敌对之关系(相克),逐以大自然之天、地、风、雷、水、火、山、泽,配合连山八卦与河图之变化,而再绘成八卦,称之为烈山八卦,也就是现今所称之先天八卦。此八卦之形成,象徵万物生克与交变关系已经成形,故除了卜筮,更对於事物之取用有所宜忌,即是日课之选择。

三、轩辕氏时,即黄帝时期,与蚩尤决战,当时敌众我寡,黄帝依河图生数变化与先天八卦自然生克之消长关系,绘成兵旗推演图,也就是所称的洛书。再以八卦带入洛书之九宫,绘制八卦,称为归藏八卦,即所称之后天八卦,而极思变位,此时八卦已具有方位,而与地理紧密结合。依古书记载,其口诀为:

两仪握奇营阵,八垒门分奇正。

阳走9 6 8 3 ,阴遁 4 7 1 2 。

正反交替运动,天地明晦自知。

黄帝据此大败蚩尤,而阳宅理气之运用,以九星飞宫变化,籍以明了天地明晦,与理气的消长,再据其消与长的情形,而分为生杀旺退泄五气,并且认为八卦之象不足以代表完全,替代万物的变化,乃重八卦而成八八六十四卦。

四、至周文王时,并依其阴阳变化,天动地静,万物微妙关系,抽其爻而换其象,发现重挂中一爻阳阴互变,则整卦皆变,并且创立爻辞以为依循,籍以明了万物变化的情形,世称“周易爻辞”者,***有三百八十四爻,即有三百八十四之变,至此,卦之代表天地万物已然成形。

其实不管演变过程如何,应用在堪舆也有相当久远之根据,以及无以数计的印证,对於趋吉避凶有其理论上与实际上的效果,而对於阴阳五行的变化则无任何争议,不管从任何角度,或从科学观点,都有其不可憾动的肯定性,其应用於阳宅,更是无庸置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