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是身体在呼救!5原则不用药降血压
全德中医诊所刘宗翰医师 ※本文为全德中医诊所刘宗翰医师,针对日本药学预防医学家加藤雅俊著作《不靠药物降血压:让你的人生从「高血压」、「长期服药」及「减盐饮食」中自由》的读后心得。 42岁的张小姐,是一对5岁龙凤胎的妈妈,有全职的工作,下班后和假日又常要一打二,焦头烂额,「最近他们很爱吵架,每次把他们叫来狂骂一顿,我的头就好痛!血压有几次都冲到160上下…」 46岁的陈先生,是台商鞋厂的高级主管,两岸飞来飞去,因应市场变化,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眼眶好痛!颈肩好紧!回来台北时,若有空到河滨自行车道骑个几趟,好像就好一点,但是一过去那边,整个血压就飙到180!...」 68岁的许女士,公职退休数年,社团与志工活动仍然相当充实,原本就有胃溃疡、糖尿病、和视网膜的黄斑部退化。「医生啊!最近天气变冷,我早上起床运动,常感觉头晕,甚至走路有一点会偏,那天量血压,居然150耶,吓了好大一跳。去问我平常看糖尿病的医生,他就开了降血压药给我吃,结果,我早上一吃药,头更晕,不敢出门运动了,怎么办?」 以上都是在我的门诊里,真实的案例。而我给他们的回答,通常是: 「不用担心,这个血压啊!其实是您的身体因为不舒服而发出的『讯号』喔!我们先来弄清楚身体到底哪边出了状况,然后找方法去改善这个状况,然后,血压就会渐渐正常了。」 拜读了日本的医药专家加藤先生所写的《不靠药物降血压》这本书之后,在我的心里响起了洪钟一般的「***鸣」。在台湾,我们中西医整合的医师,对于血压,也早就秉持这样的原则在处理了! 不单是血压,身体发出的讯号,各位有好好聆听吗?如果只注意仪器显示出来的「数字」,却忽略了背后的生理、病理和体质因素,那么,想要找回自愈力,变得更健康,往往是徒劳无功。 消炎止痛药也是类似的例子,例如今天脚踝扭伤了,吃了药,暂时不痛,目的是增进休息的品质,让身体能够去修复伤处。如果因为不痛,就再上场去打球,造成已经拉伤的肌腱更严重撕裂,更不容易愈合,这是止痛药物的错吗?其实,错的是我们对待身体的方式。 很庆幸能够看到加藤先生愿意把这样「抛开数字、追求实质健康」的理念宣扬出去。他的文字架构清晰,却又浅显易懂,像是血压和胆固醇标准改变的历史,以及「低钠饮食」这样的争议,都能提供客观的分析。更实用的是,加藤先生在书中提供了许多 「非药物方式」帮助稳定血压 。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 有氧运动 年轻人喜欢 *** 的球类竞技,无可厚非,不过能够舒张末梢血管,进而稳定自律神经和血压的,还是需要规律而持续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说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简单的是,穿上运动鞋去快走或慢跑20分钟就够了。而困难的是,没有恒心毅力每天规律地做,效果便出不来。加藤先生很诚实地说:「现代人工作忙碌,所以我不要求诸位慢跑」,他并且提出了简易的体操帮助血压稳定,不过,我个人还是提倡这最原始单纯的运动。 针灸/穴位 *** 针灸某些穴位,立刻能产生降血压的效果,已经是国际医学界的***识。目前的看法, *** 穴位能让末梢的血管扩张,同时调节周边神经,于是能够稳定血压。需要提醒的是,针灸或穴位 *** ,必然需要引动身体经络的气(可以想做是在铁轨上奔跑的火车所载运的物资),体质如果比较虚弱的人(总体物资不足),就不建议常按穴道,以免身体经络的能量过度消耗,反而无法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不过,我相信加藤先生在研究这些穴位的过程,必然已经考虑到日本当地的民众,大部分受到高血压困扰者,都是属于「体壮、高压力、少运动」的族群,也因此, *** 穴位确实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个人临床上较推荐的降血压穴位是这两组:阳陵泉、太冲。各位也可以试试。 伸展操/核心肌群训练 以生理的概念而言,周边血管的阻力越低,血压当然会比较稳定。而不论是伸展操,或是肌肉的训练,都因为能够达到「疏通」四肢肌肉组织的作用,所以即使是简单的体操,持之以恒,就能降低血压。另外近年越来越受重视的核心肌群,不仅能保护脊椎和关节,同时扮演了协助血液和淋巴系统循环的角色。核心肌群健康,气血顺畅,自然血压就能稳定。 太极/导引/瑜珈 加藤先生也在书中多次提到呼吸。的确,肺的氧气交换「效率」,和身体气血运作是否顺畅也很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传统养生功法,不论是太极、导引、瑜珈、八段锦,第一步都是「调息」,也就是调节呼吸。另外补充,当我们练习东方的功法时,重点要把握「松、静、自然」这四字诀。松,是肢体要放松,不刻意用力或硬撑;静,是心情平静,心静则有助于气的流动;自然,则是顺势而为,每日的身体状况不同,练到哪里是哪里,着重自身与大自然环境相应的节奏,毋需过分冀求。 任何能让身心放松的事 如果您属于「没时间运动、不敢按穴位、不知道怎么做体操和练功」的族群,至少要理解一件事:血压也受到自律神经调控。所以睡眠充足,血压会稳定,做任何能让自己愉快放松的事情,血压也会稳定。加藤先生提到很有趣的「让女人说话,男人大叫」,的确,它真正的目的是让情绪有个发泄的出口。所以如果您是属于需要偶尔大吼一下的女生,或是属于需要好好聊八卦才能放松的男生,不用怀疑,就去做吧! 回到中医很重视的「体质」。统计上看来血压高的人,较容易罹患慢性疾病,寿命也较短?但仔细想想,其中未必具有因果关系。属于「痰湿体质」的这群人,长期就容易气血不畅所以血压偏高,同时当然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另外一群属于「肝阳上亢」体质的人,长期看来也是脑血管意外的高风险族群。所以,高血压是「体质失衡」所反映的表象,而不是这些慢性病的原因。 本书的真正目的,并非要各位「否定药物治疗」,也不是要各位「坐等心血管疾病到来」然后什么都不做。但我愿意以在台北十多年的临床经验,邀请各位想想,如果,依循一般的医疗建议,吃了降血压药,数字暂时正常了,于是继续加班拼事业,继续熬夜不运动不忌口,忽略身体发出的警讯,维持着不健康的型态,直到某一天,更致命的病灶—在体内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抛开「数字」的迷思,我们暂时不吃降血压药,但是努力找出身体不正常的地方,开始改变,包括运动、饮食、睡眠、心情等等,一段时间后血压终于比较稳定一些(虽然无法达到120的标准),但身心灵一定已经在迈向更健康的大道上! 本文摘自《不靠药物降血压:让你的人生从「高血压」、「长期服药」及「减盐饮食」中自由》/加藤雅俊(日本药学预防医学家)/悦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