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了什么游戏,在玩游戏你发现了什么把发现的当题目,要写100字.
围棋吧。
引言、黑白之间
如果要列举一种与中国人的生活牵扯最多,或者说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游戏,肯定非围棋莫属。
木野狐。手谈。
它满足了中国人的竞争欲、好斗欲。中国古代,从皇帝宫妃、官宦文人、僧人道士,到普通百姓,社会各阶层的人无不痴迷于这种游戏。它构成了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第一章、天圆地方:围棋面面观
一、围棋的本质
围棋是体育活动,也是话语活动。竞技的本质在于冲突与征服,话语的本质则是沟通与交流。
称围棋为“手谈”,始于晋代。“手谈”,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法:冲突中的和谐。吴清源认为,围棋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
二、围棋与中西文化
围棋与足球,是中西文化不同形态的典型代表。有人说,足球代表西方,围棋代表东方。一为动,一为静;一为冲突,一为和谐。足球和围棋都是人的一种战争游戏,它们的游戏规则却有很大差异……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盘棋手数变化的可能性数目超过10的361次方。电脑可以下出高水平的国际象棋,但即便是最先进的电脑下围棋也还是很差。
三、博弈与象戏
自唐宋以降,在封建士大夫中,存在着“弈贵象贱”的观念。象棋定型的过程,就是等级、集权越来越得到强化的过程;围棋则更多地体现了原始部落的战争和原始公社制社会的特征,这就是平等原则,人多为胜原则。
第二章、中国围棋的源与流
一、围棋源头
迄今所知关于围棋的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左传》。
“围棋”之说始于西汉。
从先秦文献的记载看:春秋后期,围棋活动已较为普遍,战国后期,围棋竞技已达到了一定的战术水平;围棋流行的区域,主要是黄河中下游一带。
今人论围棋的起源,大致有两大说法:一是战争兵法说,一是八卦占卜说。
二、魏晋风流
先秦确立了作“技”与“戏”的围棋,东汉把围棋上升到“道”的高度,魏晋则正式确立了围棋作为“艺”的地位。两晋和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围棋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期。围棋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和日本。
魏晋风度
围棋的多种别称都出自魏晋之时。“坐隐”“手谈”“忘忧”
三、唐宋高逸
唐玄宗首创翰林棋待诏制度。棋待诏是专门以棋为职业的人,成为中国围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
唐代,棋正式成了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宋代,士大夫棋与职业棋在棋艺上已显出明显的差异。苏轼“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标志了文人士大夫围棋观念的确立。
四、明清盛世
明清围棋是中国围棋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高手辈出。下围棋已成为真正大众的娱乐活动。除北京外,江南是围棋的主要阵地。
清朝,围棋由于不带政治和民族色彩,反而获得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围棋中心仍在江南一带。范西屏、施定庵同是浙江海宁人,同时同里同学,被称为“棋中李杜”,代表了中国古代棋手的最高水平,且理论完备,博大精深。乾隆四年(1739),“当湖十局”,双方胜负各半。
清代观棋之风也大为盛行。
《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均有下围棋的内容。或者消闲,或者赌彩,或者作为一种交际方式。
五、近代转型
自乾隆后期,中国古代围棋由盛而衰。
与故步自封有关。座子制延续两千余年竟无一人提出异议。
宣统年间开始废除座子制,标志了中国现代围棋的产生。
第三章、弈具、弈地、弈制
一、弈具
已知最早的围棋盘实物出自西汉。十九道盘至少在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在唐代已成为标准制式。元明以后,滇南逐渐成了我国最大的棋子产地。云子。
二、弈地
中国文人士子弈棋,普遍重视环境的清幽雅致。
三、弈制
古代的棋不贴目。古代大多为白方先行。
联棋。独弈。盲棋(象棋中很普遍,围棋中不多见)。模仿棋。
唐朝数空法(即现在通常所谓数目法),后为日本所继承。明代以后,中国围棋胜负计算法逐步改为数子法。改数子法后,对局要收单官。
第四章、围棋与中国古典哲学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与围棋
宋代《棋经十三篇》把棋理与易理有机融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易》,也是棋。
二、功利的围棋观:儒家与围棋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围棋。
三国《博弈论》是古今最完备的一篇代表儒家贬抑围棋的文章。
班固首开儒家从正面的角度论棋的先河。
围棋平等精神与儒家强调的君臣之礼、长幼之序相冲突。
三、如何坐隐:道家与围棋
四、兵家之道:兵法与围棋
《棋经十三篇》处处以《孙子兵法》中的战理来说明、论证棋理。
第五章、围棋与宗教
一、佛门中的围棋
二、棋禅一味
棋禅一味,茶禅一味。周作人《喝茶》。李笠翁“善弈不如善观”,苏东坡“胜固有欣然,败亦可喜”。
三、道教与围棋
仙弈。王质观棋烂柯。王积薪闻棋。《聊斋志异》之《棋鬼》。
第六章、黑白人生
一、文人与棋
文人与棋的结缘,可用四字概括:闲、趣、狂、道。周作人《喝茶》。梁实秋《下棋》。白居易“销日不过棋”。欧阳修六一居士之“六一”包括“有棋一局”。苏东坡“胜固有欣然,败亦可喜”。观棋。
二、帝王与围棋
帝王拥有无上的权威,棋枰上没有真正的平等竞争。
三、女性与围棋
女弈成为社会普遍风气是从唐代开始的。宋代,世俗生活进一步对妇女开放,宫中女弈之风更盛。女性围棋,并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地位。
四、武侠与围棋
金庸、梁羽生都是棋迷。
第七章、文化交流与对话
一、中外围棋交流
围棋的传播大致可分两条途径:一路是向东,一路是向西。
南北朝时期围棋已传入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相当于明万历年间)废除座子制,改为自由落子。
1909年,日本职业四段高部道平战胜众多中国名手并将对手纷纷降至让子。1919年,日本“本因坊”秀哉来华与中国棋手下指导棋,除个别高手被授三子,其他人均被让四子或更多。中国第一高手顾水如被让三子,顾中盘胜,后顾老引之为平生得意之作。
二、中日围棋文化比较
一般认为,围棋是大约在4—6世纪,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
本因坊。名人。
元禄时代(1688—1704)确立段位制。
1924年,日本棋院成立。
1938年6月26日,最后一代名人本因坊秀哉告别赛,对手是选拔赛打上来的木谷实七段。是为日本围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菊与刀,就是围棋。
古代东方社会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传统习俗的束缚下,不可能形成真正在平等意义上的竞技活动。日本却似乎是个例外。因彻吐血之局。
川端康成《名人》,一篇真正关于围棋的小说。传统的名人以现代的方式进行了一场与传统告别的比赛。
日本“数目法”不收单官。
第八章、文化的边际人:吴清源
一、游弋于两种文化之间
福州人。其父作为官费生留学日本,课余学会了围棋。
1928年,14岁的吴清源执白战胜中国第一高手刘棣怀。
1933年,与木谷实开始关于新布局的探讨。同年,获得与秀哉名人纪念对局的机会,起手便打出三三·星·天元的布局,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坊门,失利反使他威名传播,后来常见的“封手制度”就是因这局棋而起。
二、胜负与信仰
“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宗教信仰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胜负使他成为一代大棋士;信仰使他超越胜负,获得人生的大解悟。
10次十番棋对局,对手包括当时所有最强者,除第一次四胜六败,其余全部获胜,且将对手全部打入先相先以至长先的境地,因此得了个“十番棋的吴清源”的称号。
1961年,遭遇摩托车车祸,留下后遗症。
三、和谐的境界
“与其说围棋是竞争和胜负,不如说围棋是和谐。”
“围棋若黑白双方保持和谐进行,那么先出手的一方就占有优势,只要中途不贪得无厌,不畏首畏尾,不要不合情理,那么一定是黑棋获胜。因此,围棋的本质与其说是竞争更应该说是一种自然。”
围棋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哲理智慧与思辨意识的结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包含了我中华厚实且独具韵味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围棋文化是中国思维形式甚至是中国人形象的代表与缩影所以说围棋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
围棋的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象征华夏农历361天棋盘分为4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90个交叉点又代表每一个季度3个月的90天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级的境界不提倡斩尽杀绝擒贼擒王。
从表面上看围棋的棋盘格子死板缺乏生机和变化。然而棋子除了以黑白分清敌我外也不论分工不知性能可当如此的棋落在如此的盘子上就突然神奇地活起来从少到多自简到繁招招式式都于平静中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亦使满盘皆输变幻莫测对弈双方进行的是一场无声的战斗争。更吸引人的是围棋中阴阳谋略的结合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同时也有人说围棋和中国人超脱老辣的形象相像。
其实在围棋中还体现了一种和谐理念围棋落子的目的远非杀伤对方其实从某种程度上看围棋本质是一项和平运动越是高手就越不以咄咄逼人的不断吃杀为目的而是在双方整个过程的斗志力中不断占主动与先机并在对这种优势状态的保持与维护中扩大自己压缩对方。所以说围棋 的最高境界不是冲突而是我们正在社会道德层面上强调的和谐。围棋的存在至少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过并且至今仍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
还有中国的哲学思维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表现与内涵并承认其关联性重视事物之间的渗透和转化而对于各个部分的仔细考察则置于次之。这正是围棋不能孤立和单一地考虑一块地盘的得失必须从全盘局势和趋向的高度和广度去考虑各块棋的关联以及他们之间蕴含的转变来影响整个棋局的可能。围棋的思想光芒还有很多诸如谦虚礼让、尊师敬长、虚怀若谷。它处处流露着中华文明独特的思想魅力堪称中华文化的瑰丽奇葩。这些都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有序也有利于传统道德的维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围棋来说大局观、全局观是首要的必须贯穿始终。围棋的全局观念比任何棋牌都显得重要和明显在竞技过程中既要重视眼前利益更要把握长远利益既要守卫自己的局部利益更要时刻从全局上保证获得最大利益为了自己获得长远的、全局的利益有时要牺牲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围棋弈棋中常常有通过弃子、转换来扭转危局实现反败为胜。与其他棋牌相比围棋更能培养人全面、历史地看问题培养超前决策能力和长远眼光做到有大局观。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围棋文化与中国经典思维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奕”中的淡雅风情、豁达有度、理智并存融合了中国军事、哲学、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髓黑白之间纵横之上下棋之人将自己从棋艺中的得到的悟解和内涵融入到行棋思路之中棋盘内外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