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就是想知道中国古代战争到底是怎么打的……

阵形是要摆的,但没那么复杂,骑兵是锥形阵,讲究攻击一点,步兵是方形阵。

武将单挑很少见,看个人兴趣。

攻城战一般进攻方比防守方的人多,所以争斗点在于城门,一旦城门攻下,然后就是大军涌入,最后守军要么撤退要么全军覆没。

古代打仗打的是士气,不是人数,为什么说兵贵精不贵多?精兵素质高,比如一些贵族武士,从小接受训练,不容易出现逃兵,如果是农民容易逃跑,骑兵一来他先跑了,别人容易跟他学,一旦士气崩溃,多少人都没用。

我拿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举例吧。

唐初,李世民率唐全国兵马攻打洛阳,窦建德考虑到唇亡齿寒,率十万大军增援洛阳,结果,被李世民当在了虎牢关。

当时,李世民所有部队加起来五万到八万,所以很多人建议撤,但李世民力排众异,打。

李世民亲率三千五百玄甲军增援虎牢关,因为当时洛阳已经断粮了,我估计李世民的本意是等洛阳攻陷,窦建德自然退兵了,所以去虎牢关只是为了堵住窦建德,结果出人意料。

虎牢关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大兵团摆不开,李世民到了之后试探了一下窦建德的实力,发觉窦建德的军队素质非常低,这里说一下,唐军的主力是职业军人,很多都是祖上三代都是军人,夏军大部分是业余军人,很多都是农民,最好的是一些豪族子弟,和唐军的主力差不多。

开打,我记得应该是窦建德先进攻的,没攻下来,但也没撤,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士兵阵形都乱了,有的抢水,有的脱掉了铠甲,李世民让宇文士及率领一队骑兵,掠阵而过,就是擦着阵过去,如果阵动了,说明军心浮动,就直接进攻,如果阵不动,就回来,结果宇文士及一入阵,夏军阵形大乱,这里要说一下,唐军大部分是骑兵,有很多是重装骑兵,现在玄甲军到底是不是重装骑兵都没有明确的说法,夏军大部分是步兵,李世民把骑兵分成好几队,一波一波的冲锋,并且还把军旗裹起来,等穿透的敌军就把军旗打开,敌人就以为被人两面夹击了,其实就是打击士气,夏军的低素质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夏军的骑兵晚了一步,结果被唐军冲的人仰马翻,江夏王李道玄,李世民的堂弟最先穿透敌阵,战斗李道玄快成刺猬了,但是没死,李世民也亲自参战了,他没战必上阵。

战斗,老天爷给了李世民一个天大的奖励,窦建德受伤被俘,一个和唐平分秋色的政权土崩瓦解,几年后,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两次起兵都被镇压。回到长安,李渊特别设立一个职位,天策上将,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