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新媒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具有数字化、及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有效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将新媒体传播时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可以使我们传承非遗文化的工作更具影响力。

1、利用多种媒介开展非遗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数字化展示方式与网络媒介裂变式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重新焕发新生和流行起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利用各种新媒体对相关活动进行报道,让非遗文化第一时间能够近距离地走进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介开展一些视频展演、“我与非遗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线上活动,激发公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在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使公众更有参与感,从而能够缩短非遗文化与公众的距离感。另一方面通过区块链、5G、AI等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与新媒体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传承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

2、开发非遗文化周边产品

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非遗创意衍生产品的策划和开发,进一步激发非遗资源的生命力。内在的文化价值和外在的形象品质是非遗创意产品的两个核心要素。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切入点,通过文化艺术包装,将其衍生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集中展示出非遗文化元素。同时,在非遗创意产品投放市场前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3、利用数字新媒体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形现式

利用VR或者三维建模仿真技术等数字新媒体技术赋予非遗文化新生态,促进非遗文化产品的改造和提升,弘扬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影响力。一方面,融合知识图谱、用户图像及自媒体手段等智能技术,将非遗文化虚拟现实化,实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全实景高清展示,促进非遗文化遗产民族民俗类或者表演类产业化,提升非遗文化项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虚拟现实交错更技术的实景互动功能,给予非遗爱好者全新体验,弘扬非遗的人文内涵,实现非遗技艺的真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