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教起义的八卦教
山东八卦教产生于清初。顺治年间,京畿红阳教的教首魏子义(太监)“转传”于山东单县人刘佐臣(时化名李乐天)。刘佐臣回到山东后,改名刘奉天,“创立五荤道修元教”,缔造《五女传道》(又作《五圣传道》)经书,“分八卦,收徒党”(戚学标:《鹤泉文钞》卷下,《纪妖寇王伦始末》)。是为八卦教之由来。史料记载说:八卦教“本名三阳教,分青、红、白三色”(《钦定平定教匪纪略》卷二六)。可知八卦教来源于红阳教。创立八卦教后,刘佐臣首先“传于南方郜姓(指商丘郜云垅)”,接着“又传于清丰秦姓,又传于曹县王姓(即王清容)”(《军机处录副奏折·农民运动类》,《秦学曾供词》)。其中,郜生文成为离卦教开山祖师;王清容成为震卦教开山祖师,刘佐臣死后,八卦教徒皆尊他为“先天祖师”,并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刘佐臣生日)为他“上供烧香”。在刘佐臣及其弟子努力下,八卦教很快在华北站稳了脚跟,势力迅速遍及山东及全国许多地方。尤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刘佐臣病逝后,其子刘儒汉承袭父业,充任教首,掌教30余年,八卦教势力更是有了较大发展。从清世宗颁布的有关上谕中可以看出,雍正年间,八卦教已达山东、江南、直隶等省,有些教徒还在山陕一带开展了活动。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刘儒汉病故,其子刘恪充任教首。至乾隆二十二年,刘恪之子刘省过又承袭教首。此后,八卦教势力又由山东扩到关外奉天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