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关的相关资料

千年前的佛图关璧立万仞,磴曲千层,为古重庆陆路咽喉要隘,成渝古道必经之处。历史上,凡欲取重庆城,必先攻陷佛图关,无一例外。很早以来,佛图关便是一座独立的城堡,有迎庆、泰安、顺风、大城关门四道,关墙南北近两江滨,以悬崖为屏障,高大坚固,关呈三角形,范围较大,远望犹如雄伟的古堡,易守难攻。

重庆以长江、嘉陵江“自朝天门合流三折而成巴字。”重庆城建于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石山之上,峭壁险绝,三面临水,构成天然屏障,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佛图关。城墙顺山而筑,居高临深,险厄天成,宛若龟尾,高翘着独耸江中。城高十丈,城门十七,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在重庆下游四十里,有悬崖临江,易守难攻,被称为重庆东面门户。离城十里的佛图关,更成为重庆西南的陆上要襟,前方四十五里的二郎关,“万仞深壑,一门壁辟”,堪称佛图关锁孔。

在重庆母城局限于环江半岛的年代,你可以想像陆上的唯一出路——浮图关对於这座在古代军事防御大於一切的城池来说是多么重要。三国时期,江州的守将李严曾打算把浮图关凿断,让嘉陵江和长江的水在这里汇流,把江州城真正变成四面环水的江中之州,最后诸葛亮怕他要在这易守难攻的江中之州占山为王,没有同意。要是当年李严真这么干了,那渝中半岛的模样就跟现在蓄水后的白帝城一样了,断了陆路的重庆到今天也最多是个古城之类的景点,不过他确实敢想,其思维的发散性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