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古建的美和诸葛八卦村

赶在国庆长假人潮涌动之前,游览了诸葛八卦村。刚刚新修的进村大道铺上麻石,估计向外延伸了不少,古朴典雅的趣味显而易见,新建的大道和路旁仿古风格的商铺相得宜彰,外来的车辆肯定是进不了村了,村民,商户迎接人流高锋的准备看来已是十分到位了。

据介绍诸葛村距今已有600年的 历史 ,村中现有诸葛亮后裔4000多人,是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诸葛亮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后人的聪明才智,从村落的设计布局足以令人信服。能从元朝至今仍然有众多古建筑留存,说明持久而丰沛的经济实力一直在支撑着村子,文革风暴里能如此完整保护古建更是说明他们智慧过人。

诸葛村吸引游人的是古建和村子的布局。村里的明清古建经过能工巧匠之手,岁月的磨坜,似乎蕴含了某种尚能体检的那一丝灵性。天然的木材石料经过精妙的建构,再被时间洗礼,就被赋予了诗情画意了。

建于明代的丞相祠堂和大公堂这两处景点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丞相祠堂是村里最值得花时间仔仔细细观看的古建。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清末民国初时进行了重建。祠堂坐西朝东,由门厅、中庭、庑廊、钟楼和享堂组成。清朝庙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宗祠才能建五开间,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丞相,所以丞相祠堂是可以五开间的,这是规格与待遇。丞相祠堂是村中规模最大、工艺最讲究、地位最高的总祠堂,诸葛氏族历代子孙考中举人、进士或升官,族中出现重大事情而举行祭祖、庆典仪式等都在这里。据说现在每到诸葛先贤孔明的生辰、忌日即农历四月十四、八月十八及冬至日,都要举行大的祭祖庆典活动。

丞相祠堂有400年的 历史 ,工艺极其精湛,中庭大殿上的装饰木雕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精品,中庭中间四根合抱大柱是选用上好的松、柏、桐、椿四种木料制成,寓意为“松柏同春”,每根立柱的顶端梁下,都有被叫做“牛腿”的三角木雕,多以婺剧徽戏为主要题材,表现的剧目十分丰富,也有花鸟吉畜一类的木雕。雕刻的工艺精美绝伦,人物花卉鸟畜形象逼真,是传播 历史 知识,宗族文化, 社会 礼仪的完美艺术载体。 

诸葛村的中心应该是钟池,大公堂是紧邻钟池的公***建筑。是诸葛村里最大祠堂,是江南唯一的“武侯祠”。大公堂始建于元代,其格局为坐南朝北,大门是牌楼式,正门当中额枋上方悬挂着“圣旨”和“敕旌尚义之门”的横匾;大门两边墙上有“忠”、“武”二个斗大字,显示出诸葛氏族的显赫和威严。

大公堂是诸葛后人祭祀先贤诸葛亮的祠堂,是凝聚族人教化子孙的公***场所,典型的肥梁胖柱建筑制式,处处彰显庄重精美的风范。在大公堂的牌匾之下有雕刻的《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中尽显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大公堂里还有介绍诸葛亮丰功伟绩的壁画,文化氛围浓郁,是族人经常聚集的地方。

诸葛村的大部分住宅都是建在缓缓起伏的山坡上,从前到后逐进升高。行走在村里弯延整洁的街巷中,两边是灰瓦白墙,雕花门楼,与披檐木门相映成趣。青砖黛瓦间,小巷弄堂里,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意味悠长而情趣盎然。流连在村中小巷弄堂间发现一有趣现象。弄堂里巷中几乎没有相对的两户人家,门不相对,而是错着开,向村民打听得知,当地人管这种做法叫“门不当,户不对”,是为了邻里好相处聪明做法。尽管里弄不宽,街道曲折,村里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院内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生活其间是不乏活动空间的。斜阳下古建群和谐的轮廓,倒映在池塘中,幻化为温婉多情,比岸边原作更加迷人的景致。

村里的明清古民居,多有岁月的韵味,若是少了尘世的烟火,就会失去精气神,徒有其表,就会如博物馆玻璃柜里的瓷器一样冷漠无情。这里的古民居大多有人居住,是日复一日市井生活,给予古建注入了活的灵魂。

诸葛村用“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徽派建筑风格,以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赢得了中国古村落、古民居典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十大古村等国家级荣誉。诸葛村虽然游客较多,收费也不低,但我还是觉得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