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陵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为啥被摒弃?
陪葬墓也被称之为陪葬陵,在我国大规模数量的陪葬墓最早是在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发掘的,秦始皇陵园也发现不少规格较高的陪葬陵,我们所发掘的兵马俑就是其中之一,西汉时期著名的卫青墓、霍去病墓都是汉武帝的陪葬陵,陪葬陵制度在唐朝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唐朝后期走向了衰弱。
陪葬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是部落冲突严重很多人沦为奴隶,这时就出现活人陪葬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到了春秋时期引起了许多人的抵制孔子就是其中一个,随后渐渐转变为用木俑和陶俑取代活人进行殉葬,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用陶俑取代活人殉葬的典型案例。陪葬制度中皇属于最完整的体系,在秦朝时期开始进行两汉魏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在唐朝走向成熟。
进入封建社会以皇权为主导的时代后宗法制度逐步瓦解以家庭为单位的家葬制度取而代之,皇权作为最高权力的中心这时帝陵中陪葬制度就凸显出他的优越性,陪葬陵也成为了墓室其中的一个主体,将功勋卓越的大臣死后葬入皇陵区、或者是将宠妃等人葬如皇陵的陪葬陵中不仅能笼络大臣还能加强内部团结,是帝王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手段。
下葬制度的不断演变由殉葬逐渐转化为陪葬再到如今的下葬方式其实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有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唐代以后陪葬陵制度也逐渐被摒弃,主要原因是首先唐朝中期的时候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逐渐加剧因此陪葬制度也受到影响,其次后来皇陵的形式规模制度基本上确定,主墓室两边神刀中组合规整的神道石代替了陪葬墓的功能,因此陪葬陵制度逐渐被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