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知天文通八卦,明知上方谷有雨,为何殊死一搏?
按《三国演义》的设定,上方谷下雨,孔明应该是算到的,只是想图个侥幸,看能不能打破当时三国各自的格局,靠人力终结“天不灭曹”的宿命。
罗贯中(也是孔明)给三国设定的格局是:孙吴据有江东,有长江天堑,易守难攻,占据地利;曹魏则是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机成熟必然篡汉,然而占据天时。就是说,曹家虽然不占道义,又居四战之地,但老天爷会帮曹魏的忙;刘蜀实力最弱,却出生正统,一心匡复汉室,因此占据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各有千秋,从而构成三国各自鼎立的基础。
也是在这个架构上,罗贯中展开他非凡的想象力,在历史中驰骋穿梭,妙笔生花,亦真亦幻地完成了《三国演义》这本脍炙人口的恢宏巨著。
但这个设定也是有条件的,即曹操、孙权、刘备他们三人在世时它们方才有效,三人一旦离世,这个格局就将被打破。
所以到了三国后期,曹魏迅速被司马取代,东吴天堑也很快沦陷,蜀国则连个像样的先锋都找不出来。
毫无疑问,罗贯中是同情蜀汉的。曹魏那么强,沃野千里,经济丰裕,又据天时,然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不管是前期的刘备,还是后期的孔明、姜维,弱势的蜀国始终在第一线与曹魏进行着殊死抗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罗贯中笔下的蜀魏博弈,悲剧色彩浓厚,其实是一部高度文学化的、以刘蜀为正统、试图以人力改变天时(命运)的战争史诗。上方谷战役只是其中一幕,诸葛穷尽“人力”,还是不能战胜“天时”。
诸葛亮应该能算到司马懿命不该绝,因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是三分天下!他助刘备也是只能三分天下的极限,但也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尽力一战,不求灭魏,只为将对手削弱,然后让后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再等时机完成一统大业罢了!
当然《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严重戏剧化、情节化,而且有作者自己许多的想象力、价值观在里边,总之千万不要把它跟真实的历史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