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来源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的核心,不明白这句话就不可能读懂道德经。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然而“三生万物”这一词耐人寻味,其或许揭示了事实的“三元性“。当代中国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朴的“一分为三”学说 。

扩展资料:

三分万物的四种形态:

(1)三实,即三个都是实体。(三个实体间有相互克制或相互补充的关系。)

(2)两实一虚,即两个实体,一个虚体。(庞朴先生举了“看不见的手”, “鸡三足”, “尧舜三眸子”的例子)

(3)两虚一实。

(4)“正反合”。

中华的八卦学以及易经,乃中华文化万经之源。八卦学及易经论述的基本关系,就是天、地、人三者的相互关系,所谓“三才者,天地人”是也。八卦及易经思维,深深地影响了中华上古之人们的思维。其中医家宝典《黄帝内经》、兵家圣书《孙子兵法》无不深黯八卦易经奥妙,当时的华人对其语句应该也耳熟能详,毫无疑问,老子的思维不可能脱离当时文化语境。

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人们的直观感觉,难道不是天、地、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万类世界吗?比如吃的大米,由于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水土,人类的育种劳作,从而产生了大米食物;比如由于天地的有条件环境,迫使人类必须抱团实施再生产,于是产生了社会的万类现象,比如内在的对立统一现象等。

小结:三生万物,即天地人与万类实物的关系;至少在远古看,三生万物的结论很有道理,在现代社会,也应该有其应有的意义。

百度百科-三生万物 (哲学名词)

人民网-误读千年的“三生万物”(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