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武侠片经常说的十八班兵器指的哪些兵器?
弓:王弓、弧弓、夹弓、廋弓、唐弓、大弓、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马箭、袖箭、步箭。
弓箭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据说远古时代没有丧葬的习惯,人死后就将尸骸弃置在荒郊野外,有孝子不忍父母遗体被禽兽啃啮,所以作「弹」来保护;后来,黄帝将「弹」改良成「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的弓箭。所以传说中黄帝修练成仙后,准备骑龙上天,臣民们舍不得,都争先恐后抢抓龙髯,想留住黄帝,结果髯断、弓坠,上不了天庭的百姓只好抱著弓呜号,因而后人就称黄帝的弓为「乌号弓」。
古代著名的神箭手,除了传说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之外,还有号称「百步穿杨」的战国楚人养由基,射百步之外的细柳枝,到了百发百中、神乎其技的地步,每次炫耀神射时,看热闹的观众都多到几千人。他的同僚嵇康也是著名射手,很不服气,於是取出七件铠甲,捆束成札,放在五十步外,张弓一射,竟然箭穿七甲,因而很神气地向养由基示威。养由基却用「催箭法」,一箭射向铠甲上的箭尾,竟将前箭整只推出铠甲外,嵇康瞠目结舌之余,也不得不拜服称谢。汉代的飞将军李广也是精於箭法,有次外出打猎,误将大石头看成老虎,屏气凝神、一箭射出,竟然连镞带羽,整只箭都射进了坚硬的石头里去!唐代的薛仁贵则是在唐高宗面前,一箭射穿五件铠甲;后来又在天山十余万突厥大军前,三发三中、连杀三位阵前敌将,吓得对方军心涣散,立刻投降,嬴得「三箭定天山」的美誉。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说南宋人郑信,带著神女赠送的「神臂弓」投军立功,十余年间做到了两川节度使。冯氏又撰《古今谭概》,有《神射》故事,说隋末神射督君谟,能闭目而射,百无一失,其弟子王灵智拜师学艺,三年,以为尽得真传,遂起歹心想射杀君谟,以独占鳌头。於是君谟再展神功,刀截来箭,口承飞矢,制服了叛徒。武侠小说中,则有梁羽生《云海玉弓缘》,实即《冰天川女传》续集,叙述风尘奇丐金世遗与吕四娘爱徒谷之华、志报父仇的少女厉胜男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厉女使用的武器,就是沈重的玉弓与可以连发玉箭。
四十年代郑证因的武侠长篇钜著《鹰爪王》中,雪山二丑的独门暗器就是「蛇头白羽箭」,箭尖下横嵌两支钢针,只要箭尖射入人体,钢针即蹦出左右向肉里横穿出去,所以中了此箭,不死也落得残疾。另外,古龙的后期作品《那一剑的风情》中,青龙会独有的微型暗器「情人箭」,则是一红一黑两支小箭。使用时,黑箭先发,让对手被宛如情人眼波般的黝黑迷惑,正在心神荡漾之际,红箭已悄悄射入,血便如情人的眼泪般滴滴流出。
弩:窝弓、夹弩、廋弩、唐弩、大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神臂弩、花装弩、穿镫弩。
弓以个人的臂力来张弓射箭,射程有限。为了增强战力,所以改进为机械操纵。根据学者考证,殷商时代已经使用木制的「弩」了,不过威力并不大。直到春秋时期,楚国的琴氏在木弩臂上加装青铜机括后,才提高了弩的性能。战国时代的魏国则发明了「十二石之弩」,拉力约合今日的一百二十公斤,需要用脚才能够张开。
金庸的《笑傲江湖》中,魔教最擅长「毒水机弩」,形状像羽箭,装有机括,可以射出奇臭冲鼻的毒水,沾上皮肤即溃烂见骨。秦红的《虎侠娇娃》中,也有「神鳅弩」,是四川唐门的唐绍云独门暗器,射出的箭像泥鳅一样扭曲,又能像导弹飞弹,自动回旋拐弯追踪敌人,力道持久,使对手甚难逃避。
矛:槊
「矛」在两万多年前原始社会的狩猎时就已经出现了。远古的人类使用兽角、竹片、尖形石块等工具来刺杀动物;后来为了增强威力,加上长柄,就成了矛;近年出土的许多史前文化遗址中,也常发现加工过的矛头。河南安阳的殷墟陵墓,也曾挖出七百多支青铜矛头;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在牧地誓师,也曾要求现场军队「称尔戈、立尔矛」,可见此时的矛已经是战争中的主要武器了。
战国时期,「矛」已经是一般大众都能购买的武器了。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说道这种武器的普及性:当时有位楚国人,在市场上卖长矛与盾牌,一面夸耀自己的盾牌坚硬无比,一面又称赞长矛无坚不摧,所以有位观看者提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何如」的讥刺。后来我们就称人们颠三倒四、不合常情的言行为「前后矛盾」了。
矛又有「槊」的别名。曹操文武双全,常在战役过程中,心血来潮,就当场「横槊赋诗」起来。建安十二年冬季,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南下,讨灭东吴。在大战的前夕会诸将於船舰上,也曾取槊立於船头,对诸将说:「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可见曹操是用槊的能手。
「戟」出现於殷商时代,兼具「戈」的钩啄与「矛」的刺击功能,由於制作不易,所以使用者多半是贵族。春秋时齐国权臣崔杼弑君,对於不认同的其余臣僚,崔杼就以「戟拘其颈,剑承其心」,迫其就范。
因为戟有具有庄严威武的外貌,所以平时多半当作宫廷门卫的威仪兵仗,或用在警卫森严肃穆的正式场合中;汉武帝的弄臣东方朔,身高九尺,很有威仪,当武帝坐未央前殿时,东方朔就执戟侍立,可见戟的作用所在。有时帝王为了表彰奖励武将的功勋,也常以戟作为赏赐,所以它又是权势、功勋的象徵。
用戟的难度远远超过戈、矛,所以使用者不多,像汉初狗屠名将樊哙所使的戟,就是百鍊精钢制成的,重九十八斤,一般人很难舞动。汉末的名将吕布,使用方天画戟,重仅二十四斤,却能以一敌三,与刘、关、张三人的双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战成平手,可见吕布用戟的高明功夫!到了三国志时代,单戟改成较短较轻的双戟,成为当时流行的武器,如「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曹营「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都是史书上的明确记载。
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看枪。
因为矛的长度至少两公尺以上,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战国时已经有人将它改成一半长度的铁制长兵器,是「铁枪」的初次问世。隋炀帝将这种长枪赐给属将,称作「一丈威」;唐代更将它发展成四种:骑兵的漆枪、步兵的长枪、羽林军的白杆枪、御林军的朴枪。因为枪的使用普遍,所以用枪高手也逐渐增多,最有名的是秦琼,「跃马挺枪」,直击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回马金枪」是以退为进的险招,也是章回、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招式。
用枪的关键在於枪尖的拦、扫、扎、刺,舞动时,如银光闪烁,寒星点点,变幻莫测,瞬间使出杀手,让对方无从应付。所以枪法高明在「快」与「变」,不仅要气力,更要有应变的智慧。所以使枪者都是智勇双全的高手,如《水浒传》里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用枪者的典型。北宋名将杨业,尤其擅长枪法,真是一枪在手,所向无敌。
因为枪利於两军对垒使用,所以长杆铁枪的形制逐渐增多,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列举了十八种,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另外,常见枪法也有十几种,如杨氏梨花枪、山东樊家枪、少林枪、峨嵋枪都是名号响亮、脍炙人口的。其中「梨花枪」是南宋铁枪李全的爱妻杨氏所发明,枪法如雨散梨花,轻灵神妙,时人称其「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可见厉害!抗金名将岳飞也是自幼拜陈广学习枪法,后来自创「钩镰枪」,大破金兀术的连环拐子马,改写了南宋历史,居功厥伟!
岳飞麾下名将杨再兴也是使枪好手,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甚至创造出精擅枪法的杨家子嗣杨铁心,导出杨家与郭靖和金、辽异族之间,错综复杂的一段的恩怨情仇来。
古龙在《七种武器》中,创造出一柄钝钢铸造、独霸武林的「霸王枪」,长一丈三尺七寸三分,重七十三斤七两三钱,不但锐利无比、中人必死,而且枪身超重,只要被枪杆扫中,也会立即呕血五升!枪主人是大王镖局的老板、一枪擎天王万武,因故被仇家杀害,他的女儿王盛兰遂持著这柄霸王枪,踏遍江湖,为父报仇。真可称是父女英豪也!
相对於霸王枪的慓悍,古龙在《七种武器》中,又创造了阴险狠毒的「金枪」,不但轻巧,枪身还可随意弯曲,给人一种毒蛇般的灵动阴狠恐惧感。枪主人徐用,用自己创造的蛇枪一百四十九刺,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却邪不胜正,败在大侠丁喜手下,只有退隐一途。
斧作为农耕用的工具,是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新近出土的山西下川遗址证实,在两万年前已制造出大型石斧;黄土高原上的磁山人,在八千年前也普遍使用石斧了;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人更制造出穿孔的石斧,以利农作。
至於铜斧的出现,最早见於殷商,斧身还有精美的雕刻嵌镂,显然是作为仪仗之用。
钺是从斧衍生而来的,一般人都将它们视为一物,混称「斧钺」而不别。但是,钺比斧大了三分之一,钺杆也比斧柄长,外形较具威仪气魄。
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已经有非常精美、作为装饰用的玉钺了,经过考证得知,玉钺的持有即是神圣地位的象徵。《史记》说:夏桀暴虐,商汤於是亲自把钺,讨伐暴桀。另外,周武王伐纣时,在牧地誓诸侯之师,也是「左杖黄钺,右秉白旄」,昭告联军全体。王莽篡汉后,义军蜂起反抗,莽军十万驻扎洛阳准备剿灭,但是元帅王寻的黄钺竟遗失了,当时懂得命理的人就预测莽军一定大败。后来王寻果真战死。钺在这些故事中,都是作为权力的象徵。
商、周之际,钺一方面是权力的象徵,意味著政权的更替;一方面也使用在战场上,成为征伐的利器。郑州二里冈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九公斤重的铜钺,配上钺柄后,就成为攻战用的利器了,经考证是当时女将妇好所用的兵器。汉代壁画中,有一幅战场上骑马持钺的战士像,钺上挂著一个头颅,可见钺也是斩首的兵器。后来刑场上,也曾用钺来作为腰斩的刑具,传说黄帝时有五种大刑,第四种称作「斧钺」,就是「腰斩之刑」。
殳:单头棍(大杆子)、双头棍(齐眉棍)、双折棍(大扫子)、三折棍、操钩棍、狼牙棒、天门棍、闷棍、脚棍。
殳的形状像捣米用的杵,所以又有「杵」的称呼,在商朝末年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兵器了。亚圣先师孟子曾经形容武王伐纣时的战况惨烈,竟然到了「血流漂杵」的地步!可知商、周双方军队都大量使用「杵」作为兵器,这种又长又重的木质兵器,竟能漂浮在兵士们的鲜血中,可见死伤之惨重!
在周朝时,殳的形状略有改变,和弓矢、戈、矛、戟,并列为步兵的五种主要兵器,《诗经》说的:「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就是描述英勇的战士,手持长殳,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肉博战的情况。这时候的殳,已经变成长棍上按装一个青铜或铁制的圆头,为了加强杀伤力,圆头上有三至六个不等的乳突或棱刺。《春秋左传》记载说:秦穆公帅军攻打晋国,晋惠公的车右用长殳往穆公身上尽力一击,殳头棱刺竟然穿透穆公身上的六层铠甲!可见殳的威力惊人!
「殳」又称作「棓」或「杖」。战国时代的兵法《六韬》中提到一种重十二斤的「方首铁棓」,就是方形铁头的殳,而《吕氏春秋》说:战国时,赵国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大将吾丘鸩,「衣铁甲,操铁杖」,冲击赵军,所向披靡。都是这种武器。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曾发现三十一件这种型式的铜殳;而河北满城挖掘出的汉初墓葬中,也有一种二公尺长的圆形铁棒,顶端一小段为方柱形,应该就是铜殳演变成的铁制长殳,杀伤力就更大了。
在后世的民间武艺中,「殳」演变成「棍」类武器,有「天门棍」,是短兵器,长度只有单头棍的一半,两端用铜箍扎紧;这是北方少林寺的棍法,南方武师使用者较少。
又有「单头棍」,据说宋代杨家将兵败之后,杨五郎冲出重围,到五台山挂单出家。因为佛门不可动刀枪,所以将长枪改成木棍,又将枪法变化成棍法,就成了「五郎八卦棍」,一直流传到现在。既然有单,当然相对也该有双,「双头棍」又称「齐眉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绝活,他就赖「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来。
另外还有「双折棍」与「三折棍」,传说都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而三折棍后来更成为北方镖局的标帜。至於双折棍,则由李小龙改造成双截棍,并且在民国七十年代的一系列武打电影中,出尽锋头,享誉国际。它的杀伤力,在李小龙的操控下,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使得美国警方明令规定:双截棍是不得随身携带的杀人凶器。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猛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要捉山上大虫,於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於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掷用的飞叉。
「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叉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钯等杂兵器并论。宋代有叉竿,长二丈,用来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叉人,下可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叉的特技,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著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艺者学来的身段。
耙头:钯、朳、钂钯、铛、铲、月牙铲、马叉
耙头的出现比较晚,明代以前少见载录,至今也未见到「耙头」实物,却有「叉钯」和「钂钯」这两种兵器。钂钯是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外形像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左右横出两尖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茅元仪《武备志》描述它的形制道:「钂钯,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之下库,可容核桃,则安於木杪,乃不折损,仍用一钉关之。」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也说:「此器柄长八尺,於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此自杀倭始。」说明钂钯是明军为御倭所创制的。实战中,每两名钂钯手,配备三十支火箭,敌人远离时,钯叉两股可以充当发射架;敌人迫近时,可刺击对方;当与敌人兵刃相斗时,可以制住对手器械。真可称作战争中最有利的兵器。
清王啅《兵仗记》载:「钯之制有二,曰铁钯,曰木钯。铁钯之头,直刃横齿皆铁;木钯铁刃木横,上施铁齿,铁皮裹钉。其使钯之家五,曰雄牛出阵钯,曰山门七埋伏钯,曰番王倒角钯,曰直行虎钯,曰稍拦跟进钯。」所说的形制,像是一般的农耙,与明代钯形不同,可能是清代才有的兵器。清代绿营兵还使用凤翅钂、五趐钂、月牙钯、通天钯等隔拿兵器,形制大同小异,各有特点。
武侠作家萧逸的《春江万里情》中,男主角郭潜即用「凤翅铛」,长三尺许,通体紫红,四菱铛头,月牙形刀刃,极为锋利。
耙又名「扒」,和农家的铁齿耙差不多。主要用於船战,可以隔架敌人长兵器,也能趁机杀伤敌人。《西游记》中,猪八戒用的「九齿钉朳」就是这种兵器。
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三尖刀、飞刀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演练刀时勇猛慓悍,雄健有力的形象。刀的种类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单刀和双刀都属於短兵器,常言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这也是单刀和双刀演练的基本要求。单刀一般是一手持刀,一手配合,以缠头、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挑为主要招式。至於双刀的刀法及变化,则是通过两手和身腿的协调配合,要求两手用力均匀,身段灵活,以显出双刃「叶裏藏花,双蝶飞舞」的美姿。大刀属於长兵器,主要方法是:劈、抹、撩、斩、刺、压、挂、格、挑等,所以说「大刀看刃」。
《清稗类钞》记载一件用刀御敌的事迹: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京师,京师附近有一处村落名「谢庄」,村民冯三保精技击,其女婉贞年仅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婉贞见敌军迫近,就对父亲说:「外国人有火器而拙於武艺,我们操刀挟盾,近身攻其不备,必可取胜。」於是婉贞带领村中少年,穿黑衣持白刃,埋伏於村外林中。不久,敌军五、六百人抬炮至,婉贞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所当无不披靡,至日暮,村人击杀敌军百余人,敌遂弃炮仓惶逃走。可见清代大刀的威力。
光绪年间,北京城裏有一位大侠,叫王止谊,因他禀性豪爽,侠心义胆,尤以大刀著称於世,所以时号「大刀王五」。著名的戊戌变法失败后,王五得知清兵将缉捕谭嗣同,於是当夜潜入谭宅,劝之出奔,并愿以身护其行。只是谭嗣同决心殉仁,直至清兵来至庭院,王五始飞壁而去。
俗话说「你有你的拖刀计,我用我的障眼法」,这与「回马枪」相近,也是刀战的计谋一种,源出《三国演义》。当关公数战黄忠不下,不禁设下计谋:「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嬴之。」就是先假装败走,将刀垂下,待敌不备之际,突然回头攻击。
至於武侠小说中,以刀为主调的作品,更是俯拾即是,如古龙的《飞刀又见飞刀》创造出了武林奇人「小李飞刀」;《圆月弯刀》,著意阐述主角丁鹏「刀为人役、人为刀魂」以及谢晓锋「剑即是剑、我即是我,剑非剑、我非我」的两种武学境界;而金庸的《鸳鸯刀》则以诙谐俏皮的节奏,藉著「鸳刀、鸯刀」点出武林中盛传已久的「无敌於天下」大秘密,原来就是两柄刀刃上分别刻著的「仁者」「无敌」四字。
剑的两端都有锋刃,既可横斩,又能直刺,平时带在身上可以自卫,战场上挥剑格斗用以杀敌,所以从西周开始,就成了兵战中的重要的短兵器。铸剑盛行的结果,剑术也也受到重视,《吴越春秋》记载了一则少女与老猿斗剑的故事:越王句践听说国内有一位少女善於剑击,於是特地请来问以剑术。少女出发北上,途中遇到一老翁,自称袁公,想和少女比剑。未料才一比试,袁公就败逃上树,变为白猿而去。少女见了越王,就将剑道很清楚的阐释一番,所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对於斗剑时进退纵横之法,精神贯注,从容不迫,观变进招的形态,都讲解非常仔细。越王非常高兴,就封赏少女,并且赠她「越女」的封号。金庸更将这一段传奇,写进了他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划与探讨。
到了战国,青铜剑已成为各国军队的必备兵器,冶铸技术臻极鼎盛。近年来,在河南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和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铜壶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步兵、水兵所配备的剑的形制。至於一般的勇士,也常以剑作为争斗的利器,《庄子?说剑篇》说道:「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者,岁百余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剑客是为了国君观赏武艺而存在的。
武侠小说所创造的剑式,云幻诡谲,无奇不有,但是没有一式能够超过《笑傲江湖》裏的「冲灵剑法」,不但名号清雅,连招式都险峻至极却又缠绵绮旎。当我们设想这麼一幕景象:一位卓尔不群的武林英俊,正在和他唯一挚爱的青梅竹马一同演练剑招,两人相距约摸七、八丈,各自提剑拔地而起,以快逾闪电的速度,在半空中绝不思索地直刺对方,而两支剑尖竟然在半空中猛烈交击,激得剑身都弯曲颤抖不已,但是两人心灵却异常清明,因为他们都知晓,即使互刺百次、千次,也绝对不会失手误刺对方!这是灵犀相通、互信不疑,全无任何杂质的情爱,已经升华到了无须言语的境界了!这是剑式,更是让人震慑的纯纯爱情!点出了武侠世界中另一种惊奇。
[jian]的外形像无刃剑,为短兵器、兼作暗器用,因为外观是三或四楞形,类似竹简,所以最先称作「简」。《西游记》里,孙悟空众师徒在九曲盘桓洞大战众狮精时,「雪狮精使一条三楞简,径来奔打」,用的就是这种武器。
[jian]通常藏於腰间,以随身防护,十八般兵器中,只有一定用双,所以习称「双jian]
唐代将门之后的秦琼,善使一对家传的「流金jian],重约一百三十斤,招式独特,舞起时,迅如蛟蟒,密似雪花,远近驰名。他最有名的绝招就是「杀手jian]。当他把得意的jian法招式,一路传与表弟罗成时,看看就要传到最厉害的杀手,心中突然一动,惦念道:「表弟勇猛,我若传了他杀手jian],天下只有他,没有我了!」因此留了一手,再也不教了。所以现在人们都说最厉害的杀著是「杀手jian]。秦琼的双jian
虽然有名,但是他早年落魄江湖,贫病交迫、又盘缠用尽时,不得不卖马当
,谁知那个有眼无珠的三义坊朝奉,竟然只估它一斤四分钱,直当废铜卖。
鞭作为兵器,最早见於春秋晋公子重耳的对话中。重耳流亡至楚国时,受到楚王的热情招待,不卑不亢的回报以:「如果有幸能回晋国即君位,遇到楚、晋战事,一定先行退让;如果退让还不能解决纷争,就只好左手执皮鞭与弓箭,右手驾著战马,与楚军周旋。」可知此时的「鞭」与「弓」一样,都成了战争中的攻击性武器。后来,前秦苻坚在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前,还夸下豪语道:「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可见前秦军士应是人手一鞭的。
鞭的形制,到了汉代已有铁制的,后梁战将王彦章的铁鞭长六尺二寸强,重十五斤,凡十九节,算是较短兵器。唐代则出了许多擅使钢鞭的武将,如尉迟恭使得一手百三十斤重的钢鞭,归顺李世民后,诸将不服,竞与较量,却无一得逞。
武侠小说中,鞭也是一项利器,郑证因的《鹰王爪》中,追风铁翅雕侯天惠,使得一种「金线锁口鞭」,鞭身有连环锁子簧,尾端有两支毒须,一被打中,若未筋断骨折,也会毒发而亡,甚是阴狠。古龙的《剑气满天花满楼》中,武林盟主郑思远就用「蛇形鞭」,带鳞片的鞭身,软中带硬、硬中有软,一鞭著身,皮肉皆烂,难有生路。
大陆新锐武侠作家冯骥才,得到大陆首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的中篇作品《神鞭》,说的是清末天津卫的傻二,练就一头祖传的辫子功,打遍天下无敌手,获得「神鞭」的称号,却在义和团的打洋鬼战役中,被洋鬼子一枪打断了「神鞭」。新派作家鬼谷子的《江湖风云录》中,也有一个飞天魔女,将垂腰长发箍成十三束,名为「魔发十三鞭」,可以同时向十三个不同的方位扫出,煞是厉害!同书又有苗疆土著的「蟒鞭」,以深山巨蟒皮浸毒熬炼而成,一被鞭中,立即入肉二寸,毒气蔓延,当场毙命
「槁」又名「檛」,形状如握著尖刺的拳头。史书记载,最早使用槁的是东汉人温序,他看到盗贼胁迫官吏,非常气愤,於是「以节檛杀数人」。因为檛头所握的尖刺形似毛笔,所以又称作「笔檛」、「翻天笔」。
据说元代少林弟子白玉峰,为武术大师,常四处寻访少林失传武艺。一日,在少林寺藏经阁发现古兵器--檛,形状奇特,既可鎚、劈、刺、击,又有点穴的功能,灵机一动,将檛杆改短,就成了「翻天笔」这样新武器,又创出二十四招翻天笔法,流传后世,所以武侠小说中也常见这一类奇门兵器。台湾早期作家陈青云的《五步追魂》中,侠客田青就持「龙头凤尾笔」,对阵时也可当作判官笔用。金庸《倚天屠龙记》也说道:武当七侠之一的张翠山,挥洒一只镔铁判官笔,运起倚天屠龙功,在石壁上刻出「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二十四个大字,使得气盖寰宇的金毛狮王也收歛睥睨一世的狂气,竖起大姆指大加赞赏。
斧有单、双两种形制,单斧配上长柄,不容易挥洒;而双斧柄短,使用者较多。主要用法为: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气魄。
历代用斧的名将、豪侠不少,如袁术阵营的邢道荣,手使开山大斧,轮挥直奔冲撞,孔明军阵乃急分两下而走,可见邢的威猛!成语中的「半路杀出程咬金」,是唐代开国功臣,善使板斧,用法只有三招,一再重覆使用,配上既重又猛的力道,一般兵器罕能抵挡,所以当时流传「程咬金三下斧头」的说法称赞他。《水浒传》也记载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所向无敌,无人能挡,讨伐方腊时,就凭双斧立下不小功劳。
绵绳套索类似美国西部牛仔套牛用的「绳套」,是一种「生擒」的兵器。传奇小说中有此武器,说的是隋末豪侠虬髯客,深谙飞索奇技,并传给唐开国大将李靖,李靖将此绝技用在军战上,挑选精兵,苦练飞索工夫。飞索长约一丈二尺,也有二至三丈长,最好用牛筋或鹿脊筋劈成网丝,与人发、纯丝混编,索头系上锚形钩,用时将索投出,攫住敌人。每次实战中,都将飞索军杂布兵士之中,趁隙擒捕敌方主帅,敌军骤失主帅,往往未战先怯,因而败军。
元代骑兵善套马,索的一端结成环状活扣,后来将绳索改为「轮圈」,可以套敌之颈等部。明代将套索与檛结合,成了飞挝、飞钩,用长绳系住,以抛远击敌,比一般中短兵器稍长。但是它的缺点是抛出后收拢回来的空档,有被敌人乘虚而入的危险,所以只能作为辅助兵器。古典传奇与武侠小说中,常见战场上使用镖绳套住生擒对手的描述,这种武器经过历代武师的实练与作家想像的发挥后,演化出许多同类型的暗器,例如流星槌、绳镖、狼牙槌、龙须钩、软鞭、铁莲花、飞爪等,民间武术界仍然经常可见。
萧逸的《饮马流花河》中,明代当朝王爷朱高煦就擅使「神鹰铁爪」,铁爪五指都是设计灵活、可适时曲动的钢尖,爪由一串纯纲指环连结,挥手一抖,即可抓挝敌手,威力极强。
防御武器
盾、牌:挨牌、圆牌、藤牌、皮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