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的困惑与挑战是什么?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是要紧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对于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来说,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突围的话,那么毕业择业将是另一次更重要的突围。

大学生们,是否要反思一下,是靠户口来保障一切,还是靠自己的才干、自己的努力向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来获取应得的回馈呢?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走进了这样一个“怪圈”,学文科的根本不沾数理化,而学工科的则文字水平或表达能力奇差,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病则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据与我国高教体制同等模式的前苏联调查发现,属于因为在高校学习目的不明确和未来工作各类不符合个人爱好和志向的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逐年增多,一年级为7.9%,二年级为10.5%,三年级为10.9%,四年级为19.4%(前苏联入学条件较松,因此比率远较我国为低,在我国高校中的一些专业如师范、农村学生不感兴趣者有时竟达80%以上)。

而我国的大学生,往往是高考前的一纸志愿就决定了今后几年大学生涯的专业方向,很难有机会换专业。这样一方面知识结构单一,一方面如果专业不符合自身志向而又无法调换时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造成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的低下。

当然,这种只适应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缺席的僵化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下已经开始改革,华工的“3+2”方案就是很好的尝试。

那么,我们的大学生们,是否应该积极主动一点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只有具备更广博的知识才能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80年代初,当法国存在主义者、著名文学家萨特的一句话出现在中国青年眼前之时,引起了一阵“自我设计”的热潮。这句话就是:

“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

也许,这句鼓励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名言对今天的大学生们同样适用。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困惑,面对“双向选择”的竞争,还有许多需要痛苦直面的现实。在这些挑战与抉择面前,我们是退避三舍,还是挥戈进击?

也许,面对21世纪的召唤,我们更应该庄严地宣誓:选择坚强!

曾几何时,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只要能跨进大学的门槛,便意味着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可是如今的情况不同了,当你拿着一张文凭走向社会时,就业之途并非一帆风顺,用人单位的门槛不断升高;一个个岗位向你们发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切,你该如何应战?

据报道,198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6万人,有5000多人被单位退回,1988年被退回的超过万人。其时便有人惊呼“保险箱出现了裂痕”,“大学生过剩了”

………十余年过去,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翻了近三番,***有本专科生84.9万多人,毕业研究生5万多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言以毕之: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面对如此激烈竞争,毕业生们难以保持往日天之骄子的从容姿态,他们纷纷审时度势,寻找出路。由于国家政策实行一定程度内的双向选择,选择权的加大,既是喜事也是负担。推销自我,理智择业,成为毕业生迎接社会挑战摆出的第一个战姿。

这一步,的确迈得特别艰难。

7月,莘莘学子告别美丽的校园,奔向一个个属于他们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完成了一次真正属于从少年进入成年意义上的仪式。回顾这段由学校步入社会的又一次心理断乳期,回顾这段光荣与梦想、焦虑与失落夹杂其间的毕业经历,相信许多大学生们都会有终生难忘的记忆。北京师范大学张同学的话颇具代表性:“这段时间就像等待死刑判决的人一样难熬。”

在这理想与现实交战、精神与肉体砥砺相互交织的毕业、择业过程,可以折射出一连串令人振奋或令人困惑的现象与问题,它促使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代表当前这批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与思想层次的东西。

1997年初,上海数千名高校毕业生步入就业市场的同时,率先喊出“理智择业”的口号。这一口号很快为众多大学生所认可。

所谓理智择业,主要指毕业生择业时以客观的心态,明辨形势,准确定位,谋求合适的职业。然而细究起来,内涵却十分丰富。

首先是实用主义和个人利益得到承认,讲求实际,不讳言功利,不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户口、工资、房子”三位一体,成为择业考虑的第一个条件。就如鲁迅先生所讲,“一要生存,二要温饱,其次才是发展”。由于政府机关工作稳定,公务员待遇提高,1997年“考公务员热”继续升温。

宝洁、壳牌、ICI等外资企业争先到高校“抢”人才,应聘者同样多不胜数,某些公司招收名额不足10名,报名的竟达数百,且多为学生中之佼佼者。一位应聘者说:“到外资企业,第一,工资高福利好;第二,有发展潜力。何乐而不为?”这番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应聘者的心态。

自然,理智择业的内容不仅包括实用主义得到承认,同时还包括毕业生在选择过程中冷静分析形势与自我条件,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位置。

认识到竞争激烈,一些毕业生“以退为进”,愿意从基层做起。某商学校酒店管理系一位毕业生自愿到一家酒店当服务员,“找工作难以一步到位”,他说,“假设自己真有能力的话,领导不会埋没你的。”

“充分的准备加上充分的自信是我的求职资本”,一位女大学生说,“我做好了几手准备,寻找最好的目标,做最坏的打算。”言谈之中十分乐观。

对大学生的“理智择业”,人们褒贬不一。有人惋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一去不复返了”,更多的人却认为“大学生学会面对现实是社会的进步”,是非任人评说,事实上,大学生的理智择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理智择业只是就整个的择业趋向而言,事实上,在整个择业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以及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使得找工作的过程充满曲折,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异峰突起,让人大悲大喜。

阿敏是某名牌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她说:“求职找工作使我成熟了不少,也老了不少。”言下颇有心力交瘁和无奈之感。阿敏成绩优秀。电脑英语极佳,又是党员,一开始更是信心十足地踏上找工作的路。在宝洁、安达信等几大外资公司应聘中,阿敏却往往在第三轮面试中落马。败下阵后痛定思痛,发觉是自己过于傲气,自以为一撂证书可以说明一切,可人家看的是综合素质,自己甚至连为什么应聘都还没想清楚,自然落榜。1月3日,阿敏赶往深圳参加招聘会,结果又一败涂地。北方高校人才如猛龙过江,竞争激烈。好不容易有个公司给了她一次笔试的机会,阿敏辛辛苦苦答了3个小时,结果人家还是要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此后她连续跑了佛山南海广州的几场招聘会,却因自己是黑龙江籍而屡屡被人拒之门外。正在阿敏深感受挫折之际,一家广州的新公司表示愿意接收。虽然月薪不高,阿敏还是签了约。“找工作的话,成绩、能力、素质是前提,运气才是关键”阿敏总结似的说。

像阿敏一样,不少毕业生把找到工作(尤其是通过招聘会找到)称为“运气好”,大概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有太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前途也因此显得变幻莫测,难以把握未来。

“选择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一位中文系的女生说。她的择业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先是某家地铁公司答应接收,让她高兴了两个多月,结果3月底就业工作接近尾声之时,公司才通知她由于没有指标无法安排,这时她已拒绝了不少机会,一下子被悬在半空。其后她碰上两个单位要她,在比较中两者难舍难分,使她失眠了好几夜。

在这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中,久在象牙塔的学子们真正开始接触社会,择业成了他们进入社会之前的必修课,是了解社会与自我,磨练自身心理素质的必要训练。当前,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相信能找到一个有指标、有城市户口的工作是首选,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也可以说,这个“户口”束缚着许多毕业生的勇气、创造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