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孙禄堂的武学还是分开学
孙氏武学是孙禄堂通过扬弃他所研习的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学及其所涉猎的十多门武艺,参照他自身的技击体用实践,使之融和一体,创立的以孙氏形意、孙氏八卦和孙氏太极三拳为基础的具有完备技击制胜效能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与道同符的武学体系,旨在开启自我本来之性体、践行自我意志、提升生命的价值。
二、孙禄堂武学的体用特征:
孙氏武学体用的本体是内劲,其运化之理是中和,其修为方法是极还虚之道,其体用的核心是内劲在直中(诚一)、变中(万法归一)、空中(抱元守一)的作用,其作用的原理是于动静相交处(动静交变之机)圜研相合,其作用之特征是无屈无伸、不生不灭,于不闻不见中感而遂通、因敌制敌,具有神行机圆,人莫能胜之之效!
三、孙禄堂武学的创新成就:
孙禄堂武学体系的主要创新特点是从五个方面对中国武术进行了整体性、体系性的创新型建设:
1、 提出作为中华文化最高范畴的道对于个人而言是其本来之性体,对于技击而言则表现为内劲,技击合于道则立于不败之地。技击是个人的格斗制胜之艺,内劲是将个人本来之性体的发挥与构建技击制胜效能融合为一,是自主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体。由此孙禄堂构建了以完备内劲为统御的技击体系。孙禄堂在《拳意述真》自序中写道:“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对此,陈微明在为《拳意述真》所作序文中阐释道:“三家之术,其意本一,大抵务胜人尚力气者,源失之浊,不求胜于人,神行机圆,而人亦莫能胜之者,其源则清,清则技与道合。先生是书皆合乎道之言也。”
2、 借用易经为其武学理论框架之源,并借鉴《周易阐真》中丹道修为理论,通过融入自己的技击实践发展为拳理,用以指导在武艺研修与体用中在充分开启和发挥个人本来之性体的同时构建立于不败之地的技击制胜效能,即完备内劲。
3、 提炼出完备内劲的体用法则,以极还虚之道围绕着直中、变中、空中来完备技击制胜效能,揭示出这一法则与儒家的诚中、释家的空中和道家的虚中之理相互呼应,即所谓诚一、万法归一、抱元守一,这里的“一”即指道——即本来之性体在武艺中的具体呈现——内劲。对此,孙禄堂在《拳意述真》自序中写道:“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为三派,末复合为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之万法归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得其一而万事毕也’。三派之理,皆是以虚无而始,以虚无而终,所以三派诸位先生所练拳术之道,能与儒释道三家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合而为一者也。”此外,陈微明在为孙禄堂的《八卦拳学》所作序文中记载了孙禄堂的一段话:“今内家拳法惟太极、八卦、形意三派各不相谋,余三十年之功乃合而一之。盖内家之技击也,必求其中,太极空中也、八卦变中也、形意直中也,中,则自立不败之地,偏者遇之靡不挫矣。形意攻人之坚而不攻人之瑕,八卦纵横矫变,太极浑然无间,随其来体不离不拒,而应之以中,吾致柔之极,持臂如婴儿,忽然用之,彼虽贲育无所施其勇,虽万钧之力皆化为无力。虽然习武者非欲以艺胜人也,志士仁人养其浩然之气,志之所期力足赴之,如是而已。”由此可窥孙禄堂三拳合一武学体系形上形下一体之意。
4、 将其武学建构与体用中主体的自主性融入儒释道三家的语境中,彰显武学体用中主体自由意志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对儒释道三家学说的扬弃。在心法上借用儒释道三家语境,并赋予新意,使之与其拳理交融一体,互为表里,相互启发。
5、 通过构建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完备内劲体用的法则与结构,由此完备技击立于不败之地的效能结构,显豁以易经为源头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建构性的践行逻辑体系,即在践行中建构,在建构中践行。
孙禄堂通过上述这五个方面的开创性成就构建了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其具体内容在他的五部武学著作和诸多文论中都有详细论述。因其内容博大精深,在这里不展开介绍,有兴趣者可以去研读孙禄堂的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