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一家对红孩儿被菩萨收作童子很抵触是为啥?

如果只是单纯地说道理,必然生涩无趣。所以,不妨由小说中的故事做引子,进行更深层的观点探讨。

本文,咱们以红孩儿皈依,来讨论道家对于佛家修行的看法。

红孩儿作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独子,在火云洞便占山为王,自称为圣婴大王。

三昧真火很厉害。孙悟空曾在八卦炉里被炼了多天,没被烧死,却被熏出了个火眼金睛。也算是因祸得福。

可能是留下了阴影,孙悟空此后很怕烟熏。

斗不过红孩儿,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甘露神水灭了三昧真火,并将红孩儿收在座下,名号善财童子。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能跟在观世音菩萨座下修行,不知道是多少辈修来的福分。而牛魔王一家子偏偏想不通,见了孙悟空如同见了杀子仇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牛魔王他本是野生的妖怪,处于佛道之间,不受神佛管辖,对于双方态度保持若即若离,敬而远之。

对于红孩儿皈依佛门,并没有多大怨气。在孙悟空借芭蕉扇那一回,便能明确他的态度。

他生孙悟空的气,并不是因为红孩儿如何,而是因为孙悟空欺负了他的妻妾。同为七大圣,牛魔王比孙悟空资历老得多。两人又是结拜兄弟,孙悟空一而再,再而三地拂他面子,哪个做大哥的都忍不了。

所以,这才是两人争执的根源。

而反观铁扇公主,跟夫君的态度截然不同。

牛魔王是野生妖怪,而铁扇公主却是修道者,位列地仙。对于红孩儿皈依,恨得咬牙切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迥然?

我们可以在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的对话中,找出一些端倪。

孙悟空借芭蕉扇时,曾质问过:孙悟空,你害了我的孩子。

孙悟空不以为然,反问:你的孩子跟了观世音菩萨,怎么叫害人了?

铁扇公主说出了理由:红孩儿皈依佛门,我们母子再无相见之日。

就算皈依了佛门,怎么叫没有相见的机会?

这句话可能暗含深意,涉及道家对于佛家修行上的理解偏差。

在修道士的理解中,一旦皈依佛门,就等于无父无母,切断了家庭因缘。

尽管铁扇公主还能见到儿子,但红孩儿的确不在了,而是一位善财童子。不可能在其膝下承欢。从母子人伦上,的确很难接受这种转变。哪怕是在当下,很多父母也接受不了儿女突然出家。

不止铁扇公主如此,牛魔王还有一位弟弟,也就是红孩儿的叔叔。对于红孩儿皈依,持有同样的态度。

唐僧师徒路过女儿国,吃下子母河水,孙悟空去求打胎井水,遇到了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

那位也是只妖怪,却跟牛魔王这种闲散妖怪不同,也是一位修道者。对于红孩儿皈依,同样恨得牙根痒痒。

如意真仙这样质问孙悟空:舍侄还是自在为王好,还是与人为奴好?

皈依难道等于为奴?这似乎也能说明,道家对于佛教修行的理解偏差。

当然,仅从西游记这部小说中,还不能足以证明本文论点。

所以,咱们从一部道家经典中,重新去理解道家对于佛家修行的理解。

《钟吕传道集》中,钟离权(八仙中的汉钟离)通过和吕洞宾的问答,来解释道家修行上的概念。

修行为五个等级,依次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其中鬼仙最差,天仙最高。

吕洞宾问及什么是鬼仙?

钟离权回答: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意思就是说:鬼仙是五仙中最差的等级。失去了纯阳之身,不入轮回,也没有机会进阶。如果想要突破,只有重新投胎。

吕洞宾又问:怎样才能成为鬼仙?

钟离权回答:修行者想要速成,不悟大道,而是寻求稳住神魂,从而不跌落轮回。

接下来还有很重要的一句: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这句话充分说明,钟离权对于鬼仙和佛门的排斥。

而道家中所谓的鬼仙,便是佛教中的往生净土。

之前的文章中,笔者详细介绍过往生的概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古。本文简单阐述。

往生就是凭借自己的愿力,在死后往生佛门净土,化生出新的身体来继续修行。但这种过程非常玄奥,以至于被理解为鬼仙之流。

这里需要申明一点,笔者不是佛教徒,也并非道教徒。只以中立的态度,去阐述两方的不同观念,没有任何主观上的好恶。

说回红孩儿皈依的问题。

既然道家排斥佛家的修行观念,铁扇公主和如意真仙,都是道家有道之士,可能将红孩儿皈依理解成断了仙缘,比死还要恐怖。

所以,两人才对孙悟空恨得咬牙切齿。

为了避免分歧,这里点到即止。

接下来,咱们从佛教对于孝道的理解,真的如铁扇公主理解的那般不堪吗?

实则不然。

佛弟子都熟悉两个故事。一,世尊上忉利天为佛母摩耶夫人说法;二,婆罗门女地狱寻母的故事。

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佛母摩耶夫人去世。

释迦灭度之前,去往忉利天为摩耶夫人亲自说法,并向其告别。摩耶夫人当时已经是天人,听佛说法,果位上又上了一层。

这说明,佛也是非常看重孝道的。所谓无父无母,只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

而且,婆罗门女地狱寻母的故事,也能证明佛教对于孝道的重视。

婆罗门女极为孝顺。母亲不信佛门三宝,死后魂归地狱。婆罗门女害怕母亲在地狱受苦,梦中游了一次地狱。

由于她在人间虔诚供佛,被无毒鬼王告知,她的母亲已经借她的因缘升为天人。

这位婆罗门女便是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中的一世。

可以说,地藏王菩萨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便是基于孝道,也是其回报亲恩的原动力。

而道家和佛教对于孝道的主要分歧,在于前者看重现世,后者强调来世。

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之分。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佛弟子若有一日成正果,其往世中的一切亲友,都会得益。与道家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入天,实际上是一个道理。

无论信佛还是信道,贪痴嗔都是修行的拦路虎。尤其是嗔心,凡事都要争个高下,没有多大意义。

世界上的道理就那么多,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