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关于作者
罗宾·邓巴是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出版过多本畅销且长销的著作。他的研究非常 超前,“邓巴数字”是他最有名的理论,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仍被许多学者、作 者广泛引用。一些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站,甚至会参考邓巴数字来制 定社区规则。 关于本书 本书从社交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进化。作者认为,人类发展语言的目的跟动物梳 毛一样,都是一种社交方式。动物通过梳毛来相互结盟、分辨敌我,更好地适应复 杂的生活环境,而人类则通过运用语言来社交,具体来说就是聊聊八卦,增进感 情。 核心内容 语言的进化是为了聊八卦,通过聊八卦来建立社会关系,***同应对复杂的生活环 境。不过,社交圈的规模并不能无限扩大,邓巴数字给我们提供了参考。 核心内容 分为三部分:一、梳毛、八卦和语言进化三者的内在联系; 二、现代人的社交关系 和祖先的异同;三、书中理论对实际生活的启发。 一.梳毛、八卦和语言进化三者的内在联系 1.动物也有社交 科学家认为,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跟人类的祖先很接近,因此,想要研究语言 出现之前的人类如何社交,不妨先观察动物如何社交。灵长类动物喜欢群居生活, 在危机四伏的野外***同抵御捕食者,更好地生存,但与此同时,群体成员之间也 有了摩擦和不便,因此,它们需要相互结盟。 2.梳毛是动物的社交方式 动物通过互相梳毛来结盟,它们的梳毛搭档也非常给力。非洲有一种雄狒狒,每 当配偶离自己太远了,或者跟别的雄性离得太近了,它就担心妻子出轨,会大声 喘气警告妻子,甚至想要去教训妻子,而妻子的梳毛搭档们这时就会替它撑腰, 瞪着雄狒狒,吼回去。 梳毛搭档很重要,因为梳毛的时候,几乎是把性命交到搭档手上了。被梳毛太享 受,有时会睡着,如果这时来了只老虎,得靠梳毛搭档的提醒。而且,梳毛活动往 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每只狒狒都得想清楚自己要加入哪个 联盟,无暇脚踏两条船,所以梳毛也是很好的表忠心的方式。 3.人类为何发展语言 随着环境的变化、活动的范围扩大、群体的规模变大,群体内的冲突也增加了, 人类需要结成更大的社交圈,这时候梳毛的效率显得太低下,语言的进化就是一 种对策,它是廉价的梳毛方式。 4.如何用语言来“梳毛” 要用语言来“梳毛”,具体来说就是聊八卦。通过聊八卦,我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别人、 宣传自己,在更大的社交圈子里更好地生存。 研究发现,在年轻男女的对话中,女性通常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去八卦别人的社交 活动,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聊自己,而男性刚好相反。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男女的 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女性更需要发展社交网络,因为在抚养子女的时候经常需 要有人帮忙;男性要面临更多的竞争,所以要多给自己打广告。 二、现代人的社交关系和祖先的异同 1.有了语言之后,人类的群体规模扩大了 作为一种社交方式,聊八卦的效率远远高于梳毛,所以人类的群体规模要大于梳 毛社交的动物,也大于语言出现之前的祖先。原先要花两个小时的梳毛活动,现 在只要动动嘴皮子聊会儿天;原先一次只能给一个小伙伴梳毛,现在可以扎堆群 聊了,这样就可以拉拢更多的自己人。因此,在灵长类动物里,群体规模最大的黑 猩猩平均是 55只,人类的群体规模可以达到邓巴数字说的 150人,是黑猩猩的 3 倍。 2.有了语言之后,人类的群体规模不再变化 虽然语言出现之后的几十万年里,语言本身在不断变化,但人类的群体规模并没 有继续扩大。事实上,群体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个人能够维持的社交关系在 150人左右,也就是邓巴数字。原始人的社交圈跟互联网时代的朋友圈也差不多 大,都在 150人左右。 3.邓巴数字如何得出 科学家认为,大脑扣除正常的生理需求后,剩余的运算能力跟智力挂钩。其中, 负责思考的区域是新皮层。而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动物,意味 着灵长类动物的思考能力比较强。作者的解释是,新皮层面积跟群体规模成正比, 群体越大,社会复杂程度越高,需要更高的智力。如果将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面 积和群体规模制成图表,就可根据人类大脑的新皮层面积计算出对应的群体规 模。 案例 在一个 5个人的群体里,一个人要搞定跟另外 4个人的关系,那就还得知道其他 成员两两之间的关系,这一***是 10组关系。而在 20人的群体中,虽然规模是原 来的 5倍,但成员两两之间有 190组关系,翻了将近 20倍,社会复杂程度显著增 加。 4.邓巴数字的验证 150人的群体最能体现人多的优势,我们也刚好应付得来群体里面的人际关系。 案例 军队里最小的作战单位是一个连,一个连的具体人数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不 同。在 17世纪早期的瑞典,一个连是 106人,这在邓巴数字的误差范围内。随着 武器升级、军队功能增加,二战后,各个国家都把一个连的人数控制在 170人上 下,这就更加接近邓巴数字了。这是因为,人再多成员之间会失去信任感。 三、书中理论对实际生活的启发 1.邓巴数字的启发 邓巴数字可以给我们提个醒:当群体规模大于 150人的时候,传统的社交方式可 能行不通了。 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闲聊往往在三四个人之间展开,人多了,对话就变得不稳定,可能 有两个人同时在说话,可能有人插不上话,可能有人距离太远了,听不清别人在 说什么。总之,聊不了多久,一堆人又会自由组合,分散成 3到 4个人的聊天组。 这个案例也说明,在 4人小组中,一个人在同时给 3位听众“梳毛”,而动物梳毛是 一对一,也就是说投入同样的精力,人类互动的人数是动物的 3倍,这已经是非 常有效的了。所以,当群体的规模超过 150人时,就应该调整组织结构了。 2.聊八卦也能创造价值 在职场上,聊八卦有助于我们谈成生意。 案例 电视剧里的常见到这样的桥段:两个人在高尔夫球场上签合同。因为履行合同要 承担风险,签字之前,我们会考虑对方是否诚信、能否履约,而一起打球时的闲聊 就像梳毛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下判断,决定要不要结盟。 生活中,我们容易忽略聊八卦的隐形好处,它一直在帮助我们积极地应对难题。 案例 一家公司搬了新的办公室,还是同样的人员、同样的流程,活儿却干不好了。原来, 新的办公室取消了咖啡间。实际上,以前在咖啡间里看似无用的闲聊,是团队成 员之间必不可少的“梳毛”。就好比我抱怨了一句,某某问题解决不了,你恰巧碰到 过类似的问题,就能帮我解决掉。或者说,你搞不定的客户刚好跟我是校友,我可 以去帮你攀交情。哪怕真的没有人能帮上忙,被人安慰几句、相互加油打气也是 好的。 金句 1.我们以为自己在乎的是工作和学习,大脑却替我们记得,社交才能让我们生活 得更好。作为一种高效的社交工具,聊八卦才是语言进化的目的。 2.尽管我们的梳毛工具比动物、比祖先要发达,但是社交圈的规模不能够、也不 应该无限地扩大。150人的邓巴数字是由人类的大脑决定的,维持 150人的社交 关系,既不会让我们感觉太费劲,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3.邓巴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估计群体规模,判断何时应该做出调整。而聊八卦更是 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帮我们维持人际关系,也能创造价值,让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觉得寂寞。 4.我们天生喜爱社交,也爱聊八卦,而八卦又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建立 起来的社会是很有人情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