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平凹一起吃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提起贾平凹这个名字,在文学界如雷贯耳,他的作品常年霸占畅销书榜单。但是,除了文学创作以外,贾平凹还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另一面。他多才多艺,酷爱书法、绘画、收藏等,尤其是对茶情有独钟,可以说是嗜茶如命。

在贾平凹看来,喝茶不能叫喝茶,而是吃茶,因为一个“吃”字,加重了茶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佛家有一妙语“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很恰当地表达了贾平凹对茶的喜爱。他甚至在自己的书房内贴了一副对联:“有茶请待客,无事乱翻书。”可见,吃茶对他而言是一种最好的享受,因为茶能涤灵魂。

20世纪70年代末,贾平凹从家乡去到西北大学读书,在那里,他第一次“吃”到了茶。在那个年代,喝茶是公家人的专利,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暑假的一天,贾平凹的父亲平生第一次把“奢侈品”茶带回了家里,用一只特别大的搪瓷缸子泡了茶。

贾平凹第一次喝茶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但却逐渐对这东西上了瘾。

大学毕业后,贾平凹到西安的一家出版社工作,“泡一缸茶,吸一支烟,翻天覆地地看报纸”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一天,办公室的老赵泡满了一缸子的茶,突然让起茶来,就捏了一点茶叶给贾平凹泡。可是,老赵开始八卦起办公室的人,还说谁总爱喝他的茶占他的便宜。贾平凹听着,心里一阵阵发寒。

解开了“欠茶”的心结,也同时走上了爱茶的不归路。有一次,贾平凹作为出版社编辑下乡去采风,晚上就住在了当地宣传部的办公室里。闲来无事,就泡了宣传干事的茶来喝。

茶一喝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贾平凹怕宣传干事知道把他的茶喝完了,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了。但他却认为“贼一样喝过了自觉是平生最好的茶”。

贾平凹后来从朋友那得知,他喝的这“最好的茶”是陕南青茶。陕南包括商洛、汉中和安康,但要属安康产茶最多。他便开始不断地从安康朋友那里“索茶”,“每季的衣着是十分简陋,每日的饭菜也极其粗糙,但茶必须是陕南青茶。在生活水平还普遍低下的年月里,我感觉我已经有点贵族的味道了。”

贾平凹的书法也很有名,但他惜墨如金,一般是不给人题字写字的。但唯独有个例外,他经常给茶社、茶厂题字,就是因为他嗜茶如命,在茶面前就“投降”了。在贾平凹看来,“人的一生要交结众多朋友,朋友是走一批来一批的,而最能长久的是以茶为友的人。”因此,他的“茶客”非常多,“朋友都知道我家有好茶叶,隔三岔五就吆喝着来。”

吃茶吃出了春天,这是何等的享受和潇洒,恐怕也是贾平凹常年创作离不开茶的原因了。

贾平凹是高产的作家,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烟,二是茶。“我写作时,烟是一根一根抽,茶要一杯一杯饮的,烟可以不影响思绪在烟色中去摸,茶杯却得放下笔去加水,许多好句就因此被断了。”创作最需要灵感,而灵感稍纵即逝,最怕被打破。因此,嗜茶如命的贾平凹急需找到匹配他这等需求的茶具。

苦的是现在人都讲究品茶,好小酌,商店卖的都是小茶杯,大茶杯何处寻?某年十月十五日,贾平凹在穆老弟处如获至宝似地发现了能满足他的大茶杯,“顿生掠夺之心”。于是应穆老弟要求,贾平凹写了一幅字作为交易换得了心心念念的大茶杯!要知道,这幅字他自己说价值一千元,可见爱茶心切啊。

好茶配好杯,豁然文思泉涌。

贾平凹住在西安城里,常常喜欢和圈子里的友人去吃茶,聊聊闲话。一日,众人相约去子兴家吃茶。子兴是文坛上负有名望的诗人。

茶吃半晌,一壶又一壶,时光消磨得飞快。子兴便寻问这茶如何,众人皆说无味。其实子兴想引导大家说他请大家喝的是名茶龙井,此刻尴尬良久。

那既然是好东西,为什么无味呢?

好一个无味而至味,这恐怕是吃茶的最高境界了。

这便是贾平凹吃茶的故事,读之如与其畅谈,自在,淡然,给我们的生活以质朴、愉悦,冲淡了物化、焦虑、浮躁的尘世。

美哉,人生如茶,

一杯茶,一本书,

浓淡相宜,冷暖皆安,

大千世界,我意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