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光的访谈:树荫下的庆光

会找上庆光访谈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当时在大热天感冒的我,在诊所等候领药的时候因职业习惯使然,看到杂志架上一本画了美美封面图的流行杂志,随手拿起来翻了一下内面的版权宣告,才知道原来图是庆光画的。

这样说虽然有点失礼,但实在是由于国内优秀的画手太多了,即使身处在这个行业的我,也没办法完完全全的知道所有作者,因此很多时候都是透过这种方式来找作者的。^_^

知道了名字之后,透过网路的搜寻资料库找到了连系他的方式,于是当下发了封mail给他,没想到隔天就收到回信了,在协调之下我们很快的敲定了当天下午的访谈~

2006.8.10

在与庆光约定的访谈日期前还遇上了气象局发布罕见的双台,不过经电话与他确认后还是决定访谈如期进行,还好午后雨势终于稍稍和缓,

访谈的过程进行的很顺利,而庆光也是个很好的谈话对象,很开朗、有趣,并且与我分享了许多的八卦。^_^

虽然你不能像我一样直接与庆光面对面谈话,但透过以下精采访谈的披露,相信大家对庆光能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树荫下庆光的由来

庆光是本名,而树荫是笔名,我在禾马和尖端都用庆光这个名字,可是我在狗屋用树荫。

原本在狗屋的笔名是“墨绿”,但是因为出版社说这个笔名感觉脏脏的,所以有想了一个跟墨绿相关的,所以“树荫”就是这么来的,当时取了这个名字,出版社还问说为什么?我回答:“因为我很怕热呀!”,出版社的编辑马上回我,“那你为什么不取冷气机或电风扇呢!?”….经过一番的说服后,终于才让出版社答应让我用这个名字,要不然我现在的笔名搞不好真的是冷气机或电风扇呢。

复兴美工毕业,主修视觉传达

我在复兴学到的东西很扎实,当时我们一节课的素描可能就要画2张到3张,功课就是这样繁重,我在学校的时候睡眠时间和现在差不多,都只有3、4个小时。

在学校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观点’和‘品味’,因为我现在的工作是以影像为主,所以要以美的东西为主,但‘美’又是一个很主观的定义,因此我们必需去了解大众认为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因为其实做创作或者是艺术家往往会比较主观一点,他可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因为这个东西是商业化的,而且你自己并不是一个纯艺术家的状况下,你必需去迎合大众化的眼光。

我觉得我们学校是很注重商业行为的一所学校,它会觉得如果你要做艺术家,那么它会把你编派到纯艺术类的科系,完完全全就是纯绘画;但如果你是要从事商业性质的工作,它会把你分派到美工科或是广设科其他各个不同的科系,让你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上工。

然后在我们上的课方面也会让你有一个观念,要非常客观去看一些作品或者一些商业的东西。

念复兴美工的三年获益获良多

我从很小就是很乖的小孩,就是爸妈说什么就只会点头的那一种。

我到高中要去考试的时候,我跟妈妈拿了要报名的费用,可是我没有去报五专也没有去报高中,甚至大家要考试的那两天我还跑出去玩,后来我就拿了要报名的费用跑到台北去,去报名复兴美工,而且就只报这一间,我当时心里的想法是:我今年没有考上复兴美工,明年我再来考一次,我不会屈就其他学校的美术科系。

因为当时我的美术老师告诉我,你要念就要去念复兴,你可以学到台湾很多大学没有办法学到的东西,包括抗压性。

我有一个同学从复兴毕业后去考了其他大学,他念了四年大学后他说非常的后悔而且念得非常的痛苦,因为那些东西他在复兴都已经学过了,他认为没有必要再走同样的路,他念玩最后一年把文凭拿到,但他现在对外应征工作的时候,还是说自己是从复兴美工毕业的,因为他认为念了那所大学之后对自己并没有加分。

我觉得考复兴美工这件事情上,我的家人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说“你这个小孩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呀?”,你可以好好说或者和父母商量,但却用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

后来我是满高分考进复兴美工的,我觉得那三年是我很不一样的转变,可以让我得到很多性格方面或是处理事情的态度上面的成长,那段时间我就像是一块不断吸水的海棉。

避免创作的偏执

其实每个画图的人都有盲点,一些空间或者是颜色的问题,甚至是人体骨架方面的,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请别人帮我看,而且我会请专业的人和一般的读者来给我意见,像我每还没到出版社之前就会先找家人帮我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他们对艺术或者对画画的认识没有那么深,因此他们给我的建议不会是那种深辟冷门的专业术语,他们可能会跟我说这个女生眼睛有点怪怪的,一高一低或是什么的,那我就会先尽量调整到他们认为满意了再拿去出版社。

到了出版社,出版社的老板或是编辑难免有意见,但他们给的意见就会比较专业,“这个视角看起来肩膀好像太宽了”、“这个角度看起来这个女生的表情有点怪怪的”那我就会再做调整,调整到多一个人满意,就少一个人挑剔。

男性创作者画女性插图的诀窍

不知道是不是从小的观念,因为姐姐所从事的工作跟模特儿有关,而且我画的图大部份的模特儿都是我姐姐,所以坦白说我对美的定义有一部份是从她身上得来的,包括女生的身形或是表情。

我也会多看一些女性插画家的作品,因为女性插画家的作品很敏感,非常细腻,多去看优秀的画家的作品对自己是很大的帮助,是汲取别人比较好的那个部份,弥补自己比较不足的缺点。

古装和时装的题材没有觉得哪一种比较擅长

无关擅长,可是有比较喜欢的;我比较喜欢画古装,因为古装的东西比较有空间可以发挥,也不是说我不喜欢时装的东西,

因为时装它的局限太多了,以现阶段的状况来说它可能跟五、六年前或十年前衣服的流行度、彩妆都不太一样,当你去翻阅以前的时装杂志时会发现,以前的妆都画得很浓,可是现在几乎都是裸妆或者是比较清爽的妆感,而在服装方面也不单单只是一件衣服,可能需要很多的配件。

我觉得如果可以与现在流行时尚的东西做结合,套入在自己的画作上面那会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尝试,所以我现在跟出版社尝试的东西,假如以女性时装来比喻“当以我画出一件衣服时,当它是一件真的衣服的话人家会不会想要穿?”

如果是会的话那就表示我在服装的部份创作很成功,但如果我画了这件服装出去,当它是一件真的衣服时,读者看了可能根本连买都不会想要买,那就表示这件衣服可能是过时了,整个图面的感觉不是那么的现代。

所以会希望一直进步而不是说比较喜欢哪一种,反过来说古装就可以天马行空的去发挥。

因为仰慕陈淑芬所以优先选择了禾马

我一开始的时候是先投禾马,因为陈淑芬在禾马,那时候觉得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去投禾马之后,一开始都是手绘稿,老板觉得画得不错但是精致度非常的不够,粒子太粗,那时候的上色方式可能没有现在这么精准,被退了之后,有次去松果屋交了电子稿,但是去的时候他们竟然叫我面试美编,也不看我的稿子就叫我到电脑前面去帮他们设计一个广告的跨页。

我设计出来的时候,当初老板不是那么的满意,可是待在那边无聊的时候我就用Illustrator向量软体画了一个人,是一块一块叠上去的那种人,有点像是现在时尚插画的那种感觉,那时候里面的一个美术总编他看到这个东西,就说“这个人要留下来”,后来我就留在那里当了快一年半的美编,但我是要去投稿的呢。

那时候是两个工作一起进行领双薪,除了当美编(做排版、跟画者沟通)之外,然后开始在那间公司画小说的封面。

我目前在禾马和狗屋大致上是配合出版的小说封面为主,跟禾马比较不排除可能会出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但是也没有一个很具像的企划在进行,只是希望可以做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

而在尖端的配合是“谈星”,也是一样不排除有其他的可能性,一切都尚未定案。

没有办法先去预知怎么样赢过别人,只有自己本身先做好

撞图这个问题我被人家骂过很多次,坦白说我们当初在画某一张图的时候,并不知道市面上已经有人印刷出来或是有人画了,我发现自己很常遇到这样的状况,就是可能挑图的眼光和某一些画者很像,我也曾经因为这样的事情在网路上被别的读者骂过。

我只能解释的是:我对每一张图都很用心,画的时候也不会特别去考虑到这张图可能会跟别人撞图所以我就要刻意去突显它或是做处理。

有一种情况是可能是我先交图,但他的作品先被印刷出来了,那之后我的再被印刷出来时就会撞图,而不是因为他先印刷出来了我看到他的图才赶快再画一张的。

每位画者都希望自己的图稿是独一无二的,我也不例外。

没有办法先去预知怎么样赢过别人,只有自己本身先做好,先求每一张图自己都要很满意。

要怎么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你的图,这是风格的问题

用色清楚是很好的磨?方式,假如你的颜色是用一贯的方式去做的话。

例如,像淑芬就是偏粉嫩的颜色,平凡的颜色上就非常的强势,笔触也非常的刚硬俐落,如果你要避免这样的状况时,就必需要跳脱出那样的模式,颜色上的使用不要那么的类似,然后笔刷上的处理也不要那么的雷同。

像德珍的部份如果你不想要作品跟她那么的类似的话,就不要做这么多的处理,如果你自己很喜欢,也不代表你不能这么做,有些人可能很喜欢德珍很华丽的感觉,你也可以做很华丽的感觉,只是那种华丽的气氛你自己要去抓。

华丽其实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型式,可以现代也可以摇滚,也可以从画面上去营造出来,像德珍就营造出一种很中国、古典华丽的感觉。

每个人要的和喜欢的东西都不同的。

电脑绘图与手绘

对于使用电脑绘图,而使得新人普遍程度拉齐这个看法我个人不太赞同,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平凡和陈淑芬就不会是在那个位子。

你用电脑还是在画画,每个人的想法和处理图面的方式和态度都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办法完全是拉齐的,只能说它可以做到一个比较表面化的水准。

假如你用照片去做处理或者合成的方式,我相信读者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它的粒子,它看起来就是比较像照片,或是看起来就是比较劣质,那如果你比较细心、用心去处理的时候它的精细度还是存在,你还是看得到的。

也有人曾经跟我说过,用电脑弄出来的图像各方面感觉比较冰冷,还是用画材画出来的图比较有情感和暖度,这我也不太赞同,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人为的,是人去影响这些东西,画材是固定的,但电脑的变化性相比较起来就比较强,我想到现在还是有人坚持用画材去画画,坚持不碰电脑。

我很崇拜禾马一位何静菱老师,他一直到现在都还是用粉彩下去画画,而且也只有禾马一直有在收优秀的手绘稿,真的是让人非常的佩服。

可能你看到封面上的粒子感觉是有点粗糙的,可是当你看到他的原稿时真的是赞叹,像淑芬的原稿也是,根本就像是印刷品一样,当你真的看到原稿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画者这个部份的功力。

使用电脑的方便性除了在画材的部份,还有包括编辑催稿的时候你可以直接e-mail给他,而不用像自己再拿着一张图过去交图,也不用沾得满手都是颜料,或是担心图面弄脏了,或是修改的部份。

以前用粉彩下去画当你需要修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不可能把长头发变短头发,但当你在电脑上是有可能这样做的,所以便利性非常的强。

使用电脑或手绘并没有说一定好或不好,这应该算是时代变化的趋势,很多出版社现在也都不收手绘稿了,因为他们知道那样是很不便利的,当一切以便利性为主的时候,我相信出版社还是可以分辨得出画者之间的差异,要不然他们不会坚持用这样的方式。

未来创作生涯规划与经营

因为我姐姐有两个小孩,所以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出版一本童书。

我的名片上面就是画我的侄女,以前画图的时候总觉得小孩和老人是最难画的,因为小孩你很容易不小心画得太成熟,而老人的神韵、他的眼睛里面藏着许多的秘密和历练,你很难完整的将他描绘出来。

所以我希望之后可以接触到的工作或是绘画的方面,可以跟公益或是儿童教育有一些接触,当然最重要的部份我还是会放在小说还有一些商业作品上,但我还是希望可以拨一些时间给这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