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总是只知道玩手机,打游戏,有没有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树立家长的“权威”。
方法1:家长要做好“变色龙”:家长要针对具体环境做出改变,比如孩子的生活中,我们要做好慈父慈母,但在原则问题上就必须是严父严母。
方法2:父母打“组合拳”。
所谓“组合拳”,是父母角色的互换。为什么要互换,如果固定“红白脸”角色,孩子一有问题就会找“白脸家长”解决问题。所以家长的角色要随时变换,一会儿“红脸”,一会儿“白脸”,让孩子“摸不着头脑”。
方法3:脱离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掌控”。
如果有条件的家长,建议和老一辈分开住。如果没有条件,建议一个家长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另一个家长把老一辈引开,避免他们“护短”。
2、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做“有效”沟通。
(1)怎么注意孩子的情绪。
方法1:通过孩子的“行为”判断。
孩子,尤其是小学的孩子,不高兴一般都会表现出来,比如摔书包、嘟嘴巴、通过物品发出巨大的声音等等,只要和平常开心的状态下相反的行为,都能表明孩子的情绪异常,此时,家长就需要多注意了。
方法2:通过孩子的“言语”判断:
如果孩子一回家就大声说话,家长说一句,孩子立马就和你怼起来,说明孩子肯定有“故事”。就像昨天孩子情绪不对,我并没有察觉,看到她没认真写,我就说了一句:“好好做作业”,孩子立马就反驳:“咋子嘛,我就不好好做”。
(2)怎么做“有效”沟通。
方法1:兴趣引导法。
孩子有情绪,就必须让孩子把这口“恶气”发泄出来,只是如果家长正面询问,孩子不一定会直接说,除非是低年级藏不住话的孩子。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先和孩子聊聊感兴趣的事情。
方法2:自身“糗事”吸引法。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很八卦。
方法3:温柔关心法:
温柔关心法,是很多家长都常用的方法,这个方法一定要记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3、行为“示范”,为孩子做出榜样。
方法1:外人面前,要有礼貌。
家长要做到不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言人非,只要在孩子面前,我们都要做到“正能量”影响。在外人面前,要表现礼貌待人,不说人坏话,多看别人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
方法2:在家里,不要随便争吵。
家里要保持“和谐”,如今年轻人,压力大,有时候确实会忍不住争吵,但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爆发”,如果一方忍不住,另一方可以选择回避,等到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再行讨论。
方法3:出门在外,做到讲文明。
家长出门在外,要做到不乱丢纸屑,要尊老爱幼,给老人妇孺及时让座,在公***场合不大声说话,即使电话听不清,也要保持安静。教育孩子都要从小事做起,所以很多细节都需要家长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