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教起义是怎么一回事?
天理教原名龙华会(又名白阳教、荣华会),属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因以八卦(离卦、震卦、坎卦、艮卦、巽卦、乾卦、兑卦、坤卦)作为分股名目,故又名为八卦教。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卦教在大名府暴动,企图把关押在狱的八卦教首领刘洪抢劫出狱。此次事变后,清朝廷对八卦教严加取缔,震卦教中的李文成、坎卦教中的林清继续传教,并将八卦教改名为天理教。天理教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为八字真言,并以交纳“根基钱”即可在日后得到土地,作为争取下层群众的主要手段。
筹备起义。
天理教的主要负责人李文成,系“河南滑县人”,“少孤,为木工佣保,人呼李四木匠,文成耻之,乃弃去,从塾师习书算”,“旁涉星家象纬,推演颇验”。当时山东、河南秘密流传着各种宗教、会党——“虎尾鞭”、“义和拳”、“红砖社”、“瓦刀社”等,“其最大者曰八卦教”。李文成在加入八卦教后,“众推服之”,“习教者,***听约束”,“统管八卦,众至数万”。李文成“私买战马,蓄养士卒,铸造甲杖,颁发旗号”,“约期谋反”。
林清是天理教中另一位负责人,居顺天府大兴县,曾“充黄村书吏,旋革去”,嘉庆十一年(1806年)加入荣华会。林清对于“告贷者,辄给之,乡村仰食者万余家”。林清“潜蓄逆谋,诡言己为金星下降”,“酉年秋月将举大事”,“又诡言前世系卯金刀,遂改姓刘,名安国,人称刘真空,又称刘林”。
嘉庆十七年(1812年),林清去滑县会见李文成,“文成见清大悦,奉清为十字归一,于是八卦九宫,林、李***掌”,约定“明年九月十五日午时,直隶、山东、河南同日起事”。李文成、林清对起义作周密安排,规定起义口号,“明号是‘奉天开道’,暗号是‘得胜’二字”;起义的标志是白旗,白布裹头系腰;并规定在发动起义的同时,林清在北京城内举事,夺取北京城。
滑县暴动。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初,李文成在滑县筹备起义的消息,被滑县知县强克捷探知,在九月初五,派衙役将李文成、牛亮臣捉拿入狱,在审讯时李文成倍受酷刑,足胫被夹断。滑县义军在已走露风声的情况下,于九月初七,提前发动起义,“径取滑县”,从狱中救出李文成、牛亮臣等,杀知县强克捷、巡检刘斌。李文成在滑县署内“设羽帐”,“树大纛,书‘大明顺天李真主’七字”。
义军在占领滑县后,夺取滑县附近的军事据点及屯粮要地道口镇,并以重兵围困北上要道溶县。在滑县暴动的鼓舞下,长垣县“习教之人,杀死前往长垣与滑县交界的苇园村,搜捕天理教教徒的知县赵纶,占领春亨集。未几,山东定陶教民二三千占据县城,杀死知县、典史”;山东曹县教民攻入县署,杀死知县,劫狱开库。
清朝廷得悉天理教在滑县、定陶、曹县相继暴动,立即令直隶总督温承惠带军会同河北总兵色克通阿从北面防御;令河南巡抚高杞控制河南;令山东巡抚同兴巡防山东边界,防止山东、河南连成一片。
浴血紫禁城。
林清在京畿一带传教多年,他所发展的教徒中除了农民、城市贫民、衙役胥吏外,还有皇宫内的太监。林清通过信教太监刘得财、刘金、高广幅、张太、阎进喜、王福禄所提供情况,“自十六年夏季”即制定“揭竿而起,直入禁城”的计划。坐镇黄村的林清对于滑县提前起义,以及李文成部义军因清军堵截未能北上京畿等情况一无所知。按原定计划,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派出教徒二百人混进京城,分别潜伏在东华门外、西华门外。东路在太监刘得财、刘金的接应下冲进东华门;西路在太监张太、高广幅的接应下冲入西华门。太监王福禄、阎进喜居中策应,林清在黄村等待河南义军。
守卫东华门的卫兵发现情况异常立即关闭城门,只有十几个人冲入皇宫,终因力量单薄、不熟习路径而被擒、被杀。西路义军在当天中午全部攻入西华门,为防止清军增援,将西华门关闭,并在城门上悬挂“奉天开道”、“顺天保民”的白旗。做内应的太监曾与尚衣监(缝制衣服的单位)有矛盾,便将义军引至尚衣监文颖馆泄愤,最后才来到隆宗门。隆宗门是通往皇后居处储秀宫的必经之处,西路义军在宫内的厮杀,惊动了侍卫,遂将隆宗门关闭。义军先是用棍撞门,后又用箭往里射,均无济于事,亦有少数义军翻墙而入。正在上书房学习的皇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等,“用鸟枪拦打房上、地下之人”。正当义军堆积桌椅、棉被拟纵火烧门时,留京诸王公、内务府大臣引兵入神武门,又将准备派往河南镇压李文成的键锐营、火器营调入宫内,义军不支,只得从隆宗门后撒,退至西华门。
攻入紫禁城的义军三十一人战死,四十一人被俘。九月十九日,正在黄村等候河南义军的林清被清朝廷抓获。
当时嘉庆皇帝不在北京,正在回京的路上,闻变即颁《罪己诏》,指出:“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之所同”,“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较之明季梃击一案,何啻倍蓰。思及此,实不忍再言矣。予唯返躬修省,改过正心,上答天慈,下释民怨。”
道口之战。
清统治者在镇压林清所发动的起义后,即调兵遣将,集中全力镇压占领滑县、道口的李文成。嘉庆帝调陕甘总督那彦成为直隶总督,并令其节制山东、河南诸路清军;调健锐、火器二营清兵及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领杨遇春、杨芳、穆克登布等各率所部前往河南。
嘉庆十八年十月,杨遇春等率军兵临道口,相继攻克道口附近的据点周潭村、连庄、罗家寨、丁栾集。十月二十一日,义军设伏于中市,击败清军,“杨遇春所领千总李洪春、外委柯玉皆战死”。此战之后,义军撤回道口“坚闭不出”。
清军兵分七路围攻道口,以炮轰城,击败滑县、桃源方面增援的义军数千人。未几,道口城破,义军伤亡惨重,城内房屋“全行烧毁”,“尸骸枕藉,盈街满屋”。道口失陷,使得滑县顿失屏障,那彦成迅速调兵至滑县县城,将三个城门围住,只有正北门、西北门因兵力不足难以围困。那彦成惟恐义军弃滑县而走,流动作战,急请朝廷增兵。
司寨之役。
李文成片面地认为,白莲教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不据城池无所固守”,在攻陷滑县后,“高筑雉堞”,“以待他郡接援”,使得清朝统治者可以调动兵力,各个击破义军的据点。
在清军攻克道口直扑滑县后,刘园明率桃源义军八百救援滑县,夜入县城,接李文成出城。李文成已意识到死守滑县毫无出路,遂调义军四千西进,夺取辉县山内的司寨。但李文成等占领司寨,来不及布防,清总兵杨芳等已率兵追至,“进薄司寨,围之数重”。
司寨“背山临川,沟深墙固”,内有“民房三百楹,砖石作墙,纵横高耸,又有碉堡十余座”。嘉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晨,清军向司寨发起攻击,义军据险而守,喋血苦战,“尸如山积”。时至下午,寨墙一角被毁,清军攻入寨内,义军“据险掷石,枪炮齐发,官军死伤甚众”。直至夜幕降临,战斗仍在继续,总兵杨芳下令焚寨,“须臾烟焰蔽天,贼尸塞路,有冒烟突火、焦头烂额而逸者,悉生缚之”。
李文成、刘园明等被困在一碉楼内,杨芳“率众登楼”,刘园明“持刀跃出,击杀兵士数人,官军以长枪刺之,园明死”。当清军冲入碉楼时,双腿已残的李文成“举火自焚”。待火灭烟熄,清军冲入碉楼,只见“李文成头戴网巾,养长发,两股刑伤用膏药敷贴,两臂被焚,肩膊焦烂,左目有伤,面带枪筑伤痛。座帐皆毁,惟存方白旗伪书‘大明天顺李真主’七字。是役也,寨内之贼数千,无一人得脱者”。
清漪园滑县陷落。
滑县为古滑州旧治,“城坚厚,外砖、内土、中沙,大炮攻之,遇沙而止”,义军“运送口粮峙其中,足支一载”。清军在攻克司寨后,“齐集滑县,昼夜环攻”。清军在“城外连掘地隧十余”,皆为义军发觉,“或水灌之,或濠截之”。于是,杨芳令“佯筑他栅进攻,而潜挖旧隧满实火药”。十二月初十,清军退至三里以外,“城西南角雷轰地震,崩裂二十余丈”,义军被“烧、震死千百”,入夜巷战仍在持续。李文成妻张氏“帅(率)兵夜捣官军,三入三出,官军被戕者甚众。滑城破,牛亮臣、徐安国劝张氏“诈作被难妇女出城,张氏云:‘城亡与亡,不死者非英雄,’乃挥刀巷战,击杀数人。阖户自缢,幼女年十二,亦自刎”。
在此战中,有两万义军遇难,被俘老幼男女二万,牛亮臣等被生擒,“槛献京师”,至此持续三个月的天理教起义陷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