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相声还有人记得吗?
发掘广佛两地人才
为弘扬岭南文化,传承粤语相声语言艺术人才,由著名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创立的“黄俊英艺术中心”近年来在佛山南海推进“粤语相声进校园”活动。作为黄俊英在舞台上的最佳拍档,国家一级演员何宝文同样身体力行,为培养粤语相声人才不遗余力。
何宝文: 上世纪80年代,粤语相声是一门红火的艺术,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几乎每一场文艺演出都有粤语相声表演,不少表演者更会特意找我们进行指导。但随着 社会 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 娱乐 方式有所转变,加上当年喜爱粤语相声的人们年纪渐长,新一辈对粤语相声的认识也不多,导致其关注程度逐渐下滑,发展也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2014年,黄俊英艺术中心落户佛山南海,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在2019年设立“粤语相声发展基金”,开展“粤语相声进校园”活动,将黄俊英老师的热门相声作品带进校园,向小朋友们展示并培养其兴趣,让他们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通过开展“粤语相声进校园”活动,我们从艺术根基开始,以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驾发展,还定期组织粤港澳地区的粤语相声大赛,发掘更多后继人才。
▲黄俊英(左)与何宝文(右)在舞台上是最佳搭档。
声屏报:你在活动上有哪些深刻难忘的感受?
何宝文: 我很开心能遇到一些对相声有兴趣,并充满潜力的小朋友,但数量不多。毕竟他们只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他们目前仍是背诵居多,看到我们的作品会模仿演出,但稍欠一点韵味。我们希望他们通过培养后,将来能展现出他们更多的可能性。
声屏报:去年年底,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粤语相声发展基金启动仪式”暨“粤语相声进校园汇报演出”晚会上,参与演出的小朋友大部分来自佛山南海,是否他们的热情比广州本地的小朋友更高呢?
何宝文: 这是成效之一。这些年来,“粤语相声进校园”活动一直都在南海当地举行,通过几次比赛发掘人才,很感谢当地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及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传统文化。我们今年计划把活动伸展至广州的大学校园,组建粤语相声教研团队,编写印刷一批粤语相声小册子及教材,涵盖意义、技术等各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青少年艺术培育工作制度,让更多人能直观地了解相声。
▲何宝文(左)在“粤语相声进校园”活动上对小朋友进行指导。
主动登门结缘黄俊英
出生于广东顺德的何宝文,1972年起参与业余创作和表演相声,1983年正式加入广州相声艺术团从事专业演出,并得到黄俊英、杨达的悉心指导。自小充满表演欲的何宝文,自言读书时期已热爱演出,但原来他当时的志愿是长大后当个电影演员。
何宝文: 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喜欢表演和看电影,曾试过趁着课余间隙去看戏,看完马上跑回学校。渐渐地,我对电影演员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在学校时,我曾参与话剧表演,会用本子把电影中的台词记下来,然后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分配角色合力演出。在高中的文艺汇演上,我看到两位高年级的师兄表演北方相声,觉得挺 搞笑 的。第二年,我与同学一起以校园生活作为题材,写了一个相声剧本。那时我们完全不懂什么叫“包袱”、什么是“逗”和“捧”,但仍被推荐代表班级到学校演出,算是一次挺难忘的经验。
高中毕业后,何宝文立志从事表演工作。他曾计划北上求学,但看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要求后,自感水平未达标而却步;在面试广东木偶剧团时,他亦因身高太高而主动放弃考试。然而,这些际遇并未浇熄何宝文对演戏的热情。
何宝文: 那时候我只要有演戏的机会都不会放过,经常去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等地客串演出,当时能赚三毛钱的演出费就很开心了。久而久之,我对演戏越来越沉迷。我记得当时广东音乐曲艺团举办了一场相声大会,我跟几位好友买票进场学习,想提高自我水平。第一个让我学到很多技巧的相声,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夏雨田创作,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演出的作品《女队长》。作品中的“包袱”十分完整,而且一环扣一环,使我至今印象难忘,获益良多,原来把别人逗笑是有那么多学问。此外,我闲时还会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翻阅书刊,了解相声的基本技巧和理论,并累积创作素材。
声屏报:你与黄俊英是如何结缘?
何宝文: 在一些演出场合上,我跟黄俊英老师有几次碰面的机会,但关系不是很熟稔,而且他跟杨达老师都是专业的,但我们则是业余的。后来在一次的比赛中,我创作了一个段子叫《方向盘》。赛前有人提议我找黄俊英老师为我指点一二,于是我与搭档主动登门拜访。当时他正与崔灵霄老师研究唱腔技巧,了解我的来意后,他让我马上表演给他看,并对我的剧本及演绎提出建议,整个成品一下子拔高了不少。那是我首次正式跟黄俊英老师面对面交流。
1983年,黄俊英偕同杨达、林运洪和崔灵霄等牵头成立了“广州相声艺术团”,黄俊英任团长,成员还有张悦楷、林兆明等接近30人。当年的粤语相声正值顶峰期,一个月的演出多达十几场,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何宝文: (笑)那时候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是电视观众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但我们的粤语相声演出,演出日子就算跟“香港小姐”选举撞期仍大有捧场客,上座率爆满。可惜随着人们 娱乐 方式逐渐增多,粤语相声的关注度大不如前。而且现在不少观众都会在演出时用手机录像,这种做法不仅涉及版权,还有损欣赏乐趣。因为粤语相声演出不同于唱歌跳舞,“包袱”一旦被提前知道就会失去趣味,导致创作越来越艰难,作品也越来越少。所以我希望“粤语相声进校园”这个活动,能让我们发掘更多能演能写的全能人才,为粤语相声的传承多作贡献。
▲(左起)何宝文与黄俊英在2004 年于“南国欢歌曲艺晚会”上表演粤语相声《火的功力》。
欣慰大于成就感
今年是何宝文从事专业粤语相声演出的第37年。他在粤语相声表演上“捧”“逗”皆能,塑造角色逼真自然,并经常集编、导、演于一身。他的作品《快三、慢四、的士高》《食相百态》《趣谈广州话》《谈鸡拾趣》等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相声小品《无牌医生》《真假难分》更得到不少奖项的嘉许。何宝文提倡,相声演员编演的相声小品均以相声语言、相声包袱为主要特色,以小品的形式达到相声的效果。他曾为广州电视台(现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录制情景喜剧小品《七点直播搞搞震》《远亲不如近邻》,以及为广东电视台(现广东广播电视台)综艺节目《粤韵风华》录制几十个粤语小品,广受观众的喜爱。
声屏报:演出粤语相声带给你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
何宝文: 在我心中,是欣慰大于成就感。与以前相比,虽然现在的粤语相声的发展未如昔日辉煌,但幸好黄俊英老师至今仍担起大旗,为行业贡献鞠躬尽瘁,创作了不少经典作品。上世纪90年代,我担任广州相声艺术团团长,当时广州电视台文艺部与广州相声艺术团合作推广粤语相声,制作出46集的情景喜剧小品《七点直播搞搞震》。节目以直播形式隔日推出,制作时间非常紧凑。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我,通常在演出完当晚就要马上写剧本,起床后立刻找演员对稿排练,排了一天后就到电视台做直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现在在网上还能找到这些作品,我有时候重看还会觉得充满笑点。如果当时没有这些作品,并以录像记录下来,这些创作可能就会从此消失,所以我对此感到很欣慰。
▲何宝文(右二)表示,在“粤语相声进校园”的活动上能遇到对相声有兴趣,并充满潜力的小朋友很开心。
声屏报:目前依然让你热爱幕前演出的初心是什么?
何宝文: 我本来就很喜欢表演,虽然已达古来稀之龄,但只要 社会 需要我,行业需要我,黄俊英老师需要我,以及观众需要我,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都会一直坚持演下去。
声屏报:你把大半辈子的欢乐注入作品,传递给观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乐观吗?
何宝文: 笑口常开是我的人生观,面对事情时都不要容易动气,尽量往好处去想,自然皆大欢喜。
声屏报:陈坚雄、何志锋、吴海杰等都是新一代粤语相声接班人,对他们有哪些寄语?
何宝文: 我是看着陈坚雄长大的,当年从市三宫的演出上发掘他。他的表现颇有灵气,悟性也高。他写小品是挺有才华的,曾获得不少奖项,但创作难度较高的相声还是稍欠火候。何志锋与吴海杰相对比较年轻,他们两人早前曾合作举办“笑唱会”,在演粤语相声的基础上,加入歌唱元素,形式更为丰富,能吸引一批新观众,我对此也表示支持。希望他们三人能继续把粤语相声发扬光大。
▲(左起)黄俊英、何宝文和陈坚雄在1995年表演小品《肥仔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黄俊英这个老艺术家。如果是广东的这边朋友,或者是广州的朋友,相信是听过,甚至是从小到大都是听着,那一句句经典的台词有时候还在使用。
其实我觉得,黄俊英的艺术成就是很的高的,他在粤语相声的领域上是一个泰斗级的人物,他从事艺术已经67年了,本身年纪也已经大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粤语相声其实并不存在,而那时候的黄俊英,阴差阳错的结识了当年闻名全国的相声家马季,从此就跟着马季去学习,而黄俊英他是本土的广东人,他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所学,因此,他开始创作出了粤语相声这个领域。
并且他在这个过程中,也与好友杨达以及自己的徒弟何宝文,一起去,在为粤语相声的事业而作出贡献。在那个时候我也是听着黄俊英的相声长大,甚至家里还藏着几个光碟,那一批又一批带有广东特色的一些文化相声就开始演变出来。
虽说现在82高龄的黄俊英,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仍然活跃在这个领域当中,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一个领域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岭南的文化通过不同形式去传承。
这让我联想到了北方的相声代表人物郭德纲,郭德纲其实也是,从小跟着师傅去学艺的,而且郭德纲在前期的时候,就是追逐着相声的艺术,希望自己能够把北方的相声更加发扬光大。
但实际上我认为,现在的北方相声已经没有了最初的一些韵味,甚至说得不好听,北方相声已经演变出了一种低俗的感觉。有一些老梗,甚至反反复复的使用,让观众都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要说是北方相声,就连南方相声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个根源在于真正的艺术,是让人难以看懂,难以听懂的,而如果单纯去追求艺术本身它能给 社会 带来的价值,就是文化底蕴,而不能够为自身创造一些经济的价值,我们也知道 社会 是要发展的,人同样也是要发展的,北方相声之所以走出现在的这个局面,是为了符合市场的需求。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哪一种,更有韵味更有文化气息的相声表演,而不是为了符合一些观众需求,有意制造出来的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