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谁是高庙遗址的主人

《谁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华八千年高庙太皞伏羲古国考》这本书言过其实,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庙遗址发现出土的我国目前最早的凤鸟、兽面和八角星象等神像图案,发现距今7000多年的罕见大型祭祀场所,是属于五溪原居民侗族瑶族同胞的祖先创造的奇迹!

一、考古工作者在高庙文化中最伟大的发现在于高庙原始部落宗教的传播。

自古以来,湖湘大地就有信鬼好祠之风,流放沅湘之间的诗人屈原漫卷其间,写出不朽的《九歌》,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但这一股吹彻原野的湘楚巫风,这一种梦幻般的感悟能量,又从哪里来?

高庙的祭祀场值得讨论,应该可以挖掘出很多有趣的东西。高庙文化中那些飞鸟、獠牙兽面、太阳和八角星等图像,以及承载这些图像的精美白陶制品和构成这些神灵图像的篦点纹装饰工艺,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辐射力与穿透力,跨越时空的藩篱,被如此广大地域范围内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这个内在的力量之源就是宗教!高庙文化的对外传播正是伴随着这一文化的主人所创造的宗教观念的对外传播而传播的,这就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得出的初步结论。

二、阎朝科所著《谁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一书记载:”7800年一8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安江乃是世界祭祀中心和帝都。亦是世界最早的祭祀(孝道)和易经八卦,农耕文化的首都。7800一8000年前的安江就有42000人居住。这不是空穴来风,是有理有据的精确推论。从高庙出土的陶片和祭示的场面的规模,安江8000年前有4万多人居住还是保守的数字。”

7800余年前高庙原始部落迥异于农耕文化的渔猎生活不可能在安江盆地养活四万原始人。这应该就是南方普遍流行的巫文化的源头?他们是什么民族?原居民南獠?是什么原因能够使得硖州地区聚集四万名原始人?很明显,如果没有原始农业,养不活那么多人的。而遗址证明当时还是渔猎和简单的养殖,没有发现稻谷。

三、贺刚说得有道理,高庙宗教跟沅湘的原始宗教有关!个人认为跟什么连山易、易经八卦无关!理由是:连山易、易经八卦不会拿人作为牺牲品吧?而高庙遗址大规模使用人来作为牺牲品!

四、研究高庙遗址祭祀的神灵,必须首先研究谁是高庙遗址的原始部落。

五溪地处越楚巴交界之地,长期为越楚巴交通要地。五溪民族的多样性证明了五溪不仅仅是植物的王国,也是人间的天堂,中国南方土著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知道,楚,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大国,越,是先秦时期中国南方一个庞大的族系。楚,一般认为是江汉民族,但其实它不是江汉土著,真正的江汉土著是扬越(粤)人,即榜枻越人的族属。西周春秋之世,江汉之间的鄂国世为扬越人(百越人)所居,他们是先于楚人生活于古江汉地区的土著。如果说楚文化与越文化有什么差异,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图腾崇拜上。越文化因为是典型的江河文化,所以崇拜龙、蛇;而楚文化则是以凤鸟崇拜为特征。凤一向是楚人最受尊崇的灵物,它是楚人力量的象征。在楚人心目中,欲求魂魄升天,非凤导引不可。所以在舟船样式上,越人喜筑龙舟,楚人则偏爱把舟船雕刻成凤鸟的样子,鄂君子皙所乘坐的“青翰之舟”就反应了楚人崇凤的观念。但是,在7800年前,巴人楚人还没有进入五溪之地,甚至江汉平原也是越人世代生息的土地。因此,七千年前的五溪文化,离不开越文化。

在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距今约7800年的以凤凰、饕餮、八角形、太阳纹等组成的综合图案,带着超自然的玄幻色彩,证明当时的高庙人已经以凤、獠牙兽及太阳为部落图腾。凤鸟图案将之前的中国最早河姆渡“凤凰图腾”记录刷新,提前了400年。

獠人(越人))虽然信奉自然神,但是他们有一个***同的族徽,那就是大象的獠牙,他们的战士不仅喜欢纹身和迷彩伪装,也喜欢在自己的脖子上戴上野兽的獠牙作为护身符,这也是古代中国人对獠人称呼的来历!

个人以为,獠人是南方多个现代民族的***同祖先,比如瑶、仡佬、黎、侗。獠,音:lǎo ,(佬)音。名:獠通 僚 。中国古族名。分布在今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亦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獠既为放火烧山、打猎之声。獠,猎也,从犬,尞声。——《说文》。“僚”作为族称为什么不读“辽”,而读为“佬”,这主要是俚僚族群自称有关,如“罗窦垌佬”“黄垌佬”古汉语翻译音为“罗窦洞僚”“黄洞僚”

所谓“俚”与“獠”,应从族群居地生活、族群文化、族群走向划分。

据史料记载,在春秋以前的时代,五溪地区是古代獠人(百越人)聚居的地方之一。

公元338年,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割据巴蜀的李寿称帝,改大成国为大汉国。五溪地区的獠人从羊柯(云贵)入蜀,“所在诸郡,布满山谷”,入居临溪河谷。

獠人“铸铜为大鼓”(《隋书》),“击铜鼓以祈祷”,“着斑布,击铜鼓”,“疾病,击铜鼓、沙罗以祀鬼神”。“推髻跣足”(《太平寰宇记》)。“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惟执刀持矛,不识弓矢,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能为细布,色至鲜净”(《魏书.獠传》)。

历代封建王朝歧视、压迫他们,“岁岁伐獠”,“获其生口,以充贱隶”,“公卿逮于民庶之家,有獠口者多矣。”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也有个“獠奴阿段”,写有《示獠奴阿段》诗。封建王朝甚至“取獠口,以为阉人”,“多捕山獠,以充宦者”,引起獠人多次反抗。

经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獠人“与夏(汉)人参居者,颇输租赋”。与汉人“交通贸易”,“颇参(与)夏(汉)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汉人)不别。”北宋时,会同汉人“与夷獠相杂,愈于诸郡”。但到南宋时,獠人与汉人融合,都成为“编户”(有户籍的居民)。

獠人颧骨相对略突,鼻子头明显,眼睛非常大且眼窝非常明显。

屈原《招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而祀,以其骨为醢。”,青面獠牙,指的是獠人战士在战斗时喜欢在脸上涂抹迷彩,牙齿是染成黑色的。

大家还记得唐朝龙标境内獠人的一次大暴动吧?

新唐书载:贞观十二年(戊戌,公元六三八年)甲子,巫州獠反,夔州都督齐善行败之,俘男女三千馀口。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即梵语‘萨嚩诃’也,三字合言之,即‘些’字也。”南、北江獠人指的就是湘西自治州和我们怀化这边。

现在的怀化南三县,包括洪江安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商於(越)地,秦时属于黔中郡和桂林郡,汉代属于武陵郡和郁林郡。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被称为“五溪之地”,唐宋时期被称为“溪峒”。从古至今,这个地方历代以来都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从历代的文献看,春秋到秦汉,在这里活动的有“越人”、“黔中蛮”、“武陵蛮”;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这里的少数民族被侮称为“五溪蛮”或“蛮僚”,唐宋时又被侮称为“溪峒州蛮”。古代的越人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其内部分为若干个支系,这个族群到了南北朝时期都被称为“僚”。到唐宋时期,僚人进一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宋人朱熹《记“三苗”》中说:“顷在湖南时,见说溪峒蛮徭略有四种:曰僚、曰仡、曰伶,而其最捷者曰苗。”这里出现的“伶”,就是前面宋史和陆游著述中提到的“仡伶”和“仡览”。到了明代,尽管侗族已从僚人当中分离出来,但还有人把侗族称为“僚”。如明末邝露在所著《赤雅》中说:“侗亦僚类”。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则说:“峒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从而把侗、僚、越几种称呼串连起来。

洪江原居民瑶族属于郎溪獠人的一支,已知他们在洪江居住的时间比苗族还要久远。

獠人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民族,是中国西南很多民族的起源,希望大家不要忽视。

《坛经·行由品》:“祖言:‘汝是 岭 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六祖坛经》中的「獦獠」一辞。「獦」应是「猎」的俗字,「獠」是夷蛮之人,多以渔猎为生,「獦獠」意为田猎渔捕之獠,已大体接近文献本义。「獦獠」又读为「猎獠」,但解释上则应为「猎头獠人」(猎头之獠),而非「打猎獠人」。

宋 米芾《寄薛郎中绍彭》诗之二:“ 怀素 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盲医。”按, 怀素 为 长沙 人

《新唐书·南蛮》有记述:“戎、泸间有獦獠,居依山谷林菁,逾数百里。俗喜叛,持牌而战,奉酋帅为王,号曰婆能,出入前后植旗。”这里的“戎”指戎州,州治在今四川宜宾;“泸”指泸州,当年居住在那里的“獦獠”,已经演变成为今天的仡佬族。

由于地理限制,生活于中国西南高山峻岭的南方诸部落哪怕是同源同种,解放前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的民族概念。

欧阳修的《南獠》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北宋时期包括郎溪南獠在内的獠人攻击南部边境的广西融州、宜州的情况,南獠的生活习俗与社会关系描写的很清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郎溪南獠,比“西原蛮”更加古老的民族,很可能是说壮侗语系的今天怀化侗族、瑶族的祖先,学术界一致认为,五溪秦代象郡所辖地域的原居民是南獠。

下面,让我们讨论一下怀化古代原居民獠人后裔侗族与瑶族的宗教祭祀习俗:

1、怀化侗族的宗教祭祀习俗分为自然神崇拜 、祖先崇拜、萨崇拜。

侗族宗教自然神崇拜:侗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各种物类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崇拜众多的神灵;

侗族宗教祖先崇拜:除本族***同的女祖先﹑男祖先和英雄人物外﹐每个家族和家庭还各自奉祀自己的先人﹐而妇女又单独供奉郎家神和外家神。萨丙。侗族***同供奉的女祖先﹐被认为是本民族的最高护佑神。

侗族宗教萨崇拜: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侗乡南部地区普遍崇拜的女性神,称为萨岁意为始祖母,是最高的保护神。人们都认为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人间一切,能影响风雨雷电,能保境安民,能镇宅驱鬼。关于这位始祖母的身世,据传说是一位为维护侗族先民利益而牺牲的女英雄。侗族崇拜萨岁实际上是一种祖先崇拜。长期以来,在侗族民间形成了一整套萨文化,包括有关萨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踩歌堂、吹芦笙以及各种敬萨祀萨活动等,在侗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在侗族信仰的众神当中,以女性居多,有所谓坐守山坳的“萨 对”,守桥头、床头的“萨高乔”、“萨高降”,偷魂盗魄的“萨两”,传播“天花”的“萨多”,制酒曲的“萨宾”等,此外,还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叫做“萨 岁”,又称“萨麻”、“萨柄”、“萨堂”,为许多侗族地区所信奉。人们认为她的神威最大,能主宰一切,保境安民,使六畜兴旺,村寨平安,几乎村村都设有她 “神坛”。

侗族宗教鬼师:主持祭祀善神和驱赶恶鬼。也称巫师。大凡病痛﹑灾祸﹑家宅不宁及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认为是不同的鬼怪精灵在作祟。因此﹐就要请鬼师驱鬼。鬼师察看巫书或以占卜法﹐判断何方何鬼作祟﹐应用何物禳祓。重病久病者﹐被认为是鬼怪将其魂魄偷走﹐要请鬼师“撵鬼追魂”。如果村寨发生流行病或火灾﹐也要由鬼师主祭扫寨。鬼师有的世袭﹐有的由寨老兼任。鬼师“赶鬼”收受供品作为酬报。

2、怀化瑶族崇奉各种自然神、图腾神和祖先神。

自然神:同其他民族一样,瑶族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神灵,因此他们祈求万物神灵,能驱除自然灾害,给予他们平安富足的日子。

图腾神:瑶族对氏族图腾极为崇拜,认为它具有莫大的神力。盘瓠,亦称盘王、盘护、盘古等,是神话传说中龙犬的名字。瑶族的盘瓠崇拜,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很多瑶族人都认为盘瓠是瑶族的始祖,把他当作始祖神加以崇拜、祭祀与供奉,瑶族的先民每逢迁徙,必携带祖先偶像,每到一处,必先立盘王庙,以进行祭祀。祭祀分为大祭和小祭。大祭每隔三四年或数十年进行一次,规模宏大,以宗族或连村的方式进行,祭期为三至五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唱盘王歌,击黄泥鼓,以歌颂祖宗的丰功伟绩,欢庆是年的五谷丰收。除集体仪式外,各家各户还要杀鸡宰猪,宾朋好友会聚一堂。小祭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主要的活动是本户的男女老少一起拜祭盘王供像,祈求全家人平安,来年粮食丰收。

祖先神:由于瑶族人相信人死亡后有鬼魂存在,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对先辈的尊敬,在死者的墓中放置工具、用具和食物,同时祈求得到祖先神的庇护。瑶族在氏族部落中还要祭拜***同的祖先:盘瓠、伏羲兄妹神、社王神、神农神等。随着社会的确立,一家一户的祖先崇拜日益盛行,把祖先的神龛放于正堂中,在神龛的上面是祖先的画像或神名,后人跪拜祖先,祈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五、谁是高庙原始部落的神灵?

围绕高庙遗址讲故事的人很多,其中一个误区是喜欢拿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情节往高庙遗址上套,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理智的。

高庙遗址具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也不过五千年。南方百越民族,包括生活在五溪的南獠信奉万物皆有灵的原始宗教,比如,五千年前从洞庭湖区被迫南下的南獠后裔古代越南人信仰三府,认为尘世以外还有天府、水府和阴府三个世界,视万物都有神灵,因而祭龙、祭鸡、祭山、祭河。越南古代与怀化古代獠人一样,铜鼓面上有的太阳星辰的图案,也反映了越南古代人的自然崇拜。同样,处于南北交通运输必经之道的沅水高庙遗址的图案也反映了对自然崇拜的现象。

至于拿高庙遗址出土文物中的图形与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一一对应,也是错误的。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图形按照这样的对应关系的话,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漫画家笔下的外星人对应起来,很不科学,也不严肃。

唯一科学的方法就是与其他地区出土文物的图形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到高庙遗址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的历史地位。

高庙遗址最大的亮点就是祭祀场所的挖掘成果,应该是拥有世界级地位的发现。

这么大的祭祀活动场所,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了。至于工具,在当时看来也不是很先进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很少。那些玉器应该是可以解释为外来的产品。

至于发现文字之类的推测,纯属虚构和扯谈。

出土文物中的玉器和象牙雕刻艺术品,在同时期的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出土文物比较起来,算很普通的了,没有任何奇怪的

贺刚说得有道理,高庙宗教跟沅湘的原始宗教有关!个人认为跟什么连山易、八卦无关!理由是:圣人孔子推崇的连山易、易经八卦不会拿人作为牺牲品吧?而高庙遗址大规模使用人来作为牺牲品,这只有南方信鬼神的部落出于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恐惧才会这样做!因此,个人认为《谁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华八千年高庙太皞伏羲古国考》这本书推测伏羲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有点牵强附会。

这几个讲高庙遗址的故事的人里面,另一个最出名的是阳国胜先生。

阳国胜先生在《高庙文化,中华文明的里程碑》(网络版文本)中,把高庙遗址与连山易绑架在一起,确实颠覆了史学界的传统认知。特别是将林河关于高庙文化中出现的八角星图与易经八卦的假设,延伸为连山易起源说,确实想象力丰富。目前的怀化地名,与历史上的衣冠南渡关系非常密切。在侨置县龙标未建立起来之前,怀化地名没有与中原地区重复的,而衣冠南渡出现的地名,特别是建立南阳郡龙标县之后,怀化大部分地名与河南省重复了,包括会同县各地,而衣冠南渡从河南移民五溪的北方居民大部分来自于河南省原炎帝部落居住地的后裔。

易经是我国春秋以前解释“易”的经典书籍,是华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人们所知道的《易经》有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前2部已经失传,真正 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周易。社会上不断有人声称已经发掘出了连山易和归藏易,并整理出版了相关书籍,不过这应该是伪作,并没有得到专家的认 可和社会的承认。不过,人们通过古代易学文献的描述,已经确定了连山易是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而周易是以“乾”卦为首。诸如南怀瑾这样 的专家认为,堪舆、医药等方面有关易的运用,这与连山易、归藏易是分不开的。孔子所写的《易传》告诉我们,远古人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取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任何事物都是以阴阳相生相克,如同我们现在都在使用的信息技术也是01两个符号演绎变幻一样。

林河认为沅江在古代是中原沟通西南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五千年五溪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没有搞懂的事情。

想象力丰富很好,但是还是要经过权威机构鉴定考证,否则就是民间造史活动。

点滴成果,漫长艰辛。这就是研究文化的特点。我们很多人自己只能在过程中享受快乐,也许自己看不到真正的成果。国胜先生《高庙文化,中华文明的里程碑》(网络版文本)这篇文章没看到有价值的证据,高庙遗迹在中国史学和考古界被归类为孤证,类似这样的孤证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发现了几例,还没有人弄清楚其来龙去脉。

六、希望大家对高庙文化学习研究要端正态度,沉下心来,不要太多功利心。

个人希望大家沉下心来搞学习研究,高庙遗存未经专家学者鉴定考证,难以凭空与连山易、伏羲联系在一起。希望大家不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个人感觉阎朝科、阳国胜先生过于浮躁,沉静不下来。比如:在地表以下遗存未经过专家鉴定,没有史书记载的情况下,在研究论文没有刊载到国内外权威杂志上讨论过的情况下,在高庙遗存未经过专家学者定性的情况下,在这些硬货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人信服高庙遗存与连山易、伏羲有内在联系?靠急急忙忙开一个专家研讨会,一个新书发布会解决不了问题的。

考古研究非常专业,不是我们这些外行可以扮演内行的。

五溪北宋以前的历史文化遗产,至少还有大量史书记载可以考证,可以学习研究发现一些硬货,而这个外星人一样的高庙遗址孤证,确实难以理解和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证据史料论文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兴师动众,请来那么多人开会,得出的三个结论的前面两个都是炒现饭,第三个结论纯属推测,确实令人失望。还以为高庙研究有什么重大突破了,那个八角星联想到连山易,实在是牵强附会,易学符号都没有搞清楚吧?谁能够证明贵州水族的水书记录的《连山易》的真实性?

林河先生已经逝世了,我曾经跟湖南省的研究员王康乐当面讨教过有关问题,他认为研究五溪历史文化应该先把北宋以前的五溪历史文化搞清楚,目前为止还是很模糊的,如果我们一下子跳到7000年前的东西,目前不具备条件,就很难研究出成果了!

根据目前为止的情况,高庙遗址就像外星人降临怀化一样,无法理解。

看来对高庙遗迹的认识和理解,各位大神还是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远没有达到统一认识。五溪北宋以前的历史文化遗产,至少还有大量史书记载可以考证,可以学习研究发现一些硬货,而这个外星人一样的孤证,确实难以理解和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不敢浪费时间去做无法企及的事情。这个高庙遗迹被挖掘出来后,首先是考古学家绞尽脑汁地去考证,得到业界普遍认可以后,然后才会轮到怀化的民俗文化或国学大师去圆梦。

个人认为,除了给我们丰富的想像,对谁是高庙原始部落的神灵现在下结论还是早了一点。当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考古学家也会有所启发。

高庙遗迹在中国史学和考古界被归类为孤证。

类似这样的孤证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发现了几例,还没有人弄清楚其来龙去脉。

炎帝故事距今5000年,易经成书距今3000年,而高庙遗迹距今7400年,确实很难扯到一起!不过,屈原描述的沅水流域巫傩文化确实是比易经更早出现的属于中华文明源流中的一种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

七、高庙遗迹是我国原始宗教神灵信仰的典型代表。

高庙遗迹应该就是南方普遍流行的巫文化的源头?他们是什么民族?怀化原居民南獠?他们是现代侗族瑶族同胞的祖先,是什么原因能够使得硖州地区聚集这么多原始人?很明显,如果没有原始农业,养不活那么多人的。而遗址证明当时还是渔猎和简单的养殖(猪),没有发现稻谷。

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个先进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能是单一功能的祭祀活动场所,谁有那么大的组织能力?明显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太诡异了太不可思议了!

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沅水流域的原始宗教对长江流域的影响深远。这么大的祭祀活动场所,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了。至于工具,在当时看来也不是很先进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很少。那些玉器应该是可以解释为外来的产品,精美的白陶制品及其符号展示了五溪原始宗教逐步向长江珠江流域传播的证据。

谁是高庙原始部落的神灵?目前大家都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阳国胜研究巫水历史文化的大方向是对的,这是一个大宝藏。问题是炎帝故里真的在会同吗?炎帝部落是从北方迁移过来还是从五溪北伐中原?这本身就是争议很大的问题,目前为止,炎帝北方说占有绝对优势,有大量古籍史典佐证,阳国胜只有几块石头几个地名几个洞来佐证!

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尊重阳国胜先生,毕竟自己是从他的文章中开始学习了解五溪历史文化的,而且,也佩服他艰苦卓绝地研究五溪历史文化的精神。

另外,属于炎帝部落的***工部落南下迁移三苗是有历史记载的,我也考证过巫水流域很多地名都是从黄河上游炎帝部落活动地区移植到五溪的,比如***工出生地若水等等。

属于炎帝系统的***工部落之所以成为南方先进民族,就是与水有关,与船只有关,与先进的交通工具,武器和生产技术有关。在会同南獠还在信好鬼神、穿兽皮、使用石刀竹枪的时候,来到五溪的***工部落已经在穿蜡染的五彩斑斓的衣服和弓箭!但是,他们也同样在信仰方面接受了南獠的体系。

八、高庙遗迹原始宗教对自然界万物神灵的崇拜是怀化侗族瑶族的祖先创造的奇迹。

据考古显示,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可能就是古越人创造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 裴李岗遗址、 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

五溪历史文化很复杂,五千年前七千年前出现了这么高度文明的遗迹,个人认为是会同南獠的杰作,应该是沅湘大地的土著原始部落的成果。在高庙遗址出土的我国目前最早的凤鸟、兽面和八角星象等神像图案,发现的距今7000多年的罕见大型祭祀场所,都属于五溪原居民,也就是怀化侗族瑶族的祖先创造的奇迹!而象牙应该是西南地区的商品,那些玉器也不是本地品种,我从质地判断这些玉器来自于中原。这也说明沅江在七千年前已经有高度文明的人在利用作为交通运输了。

类似这样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沿着沅水分布,比比皆是,说明中华文明的相互交融、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说明了孕育了伟大诗人屈原的沅湘故土的英雄热血和浪漫激情,同时,让我们了解到沅湘文化还有很多宝贵的遗产是我们根本没有掌握或者在历史长河中遗失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