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神医”的人是哪一个?大神们帮帮忙
神医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因不从曹操征召,华佗为曹操所杀,因此他死在许昌是史有明载的事情。但凡与历史名人相关,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争论,像诸葛亮躬耕地便有襄阳隆中与南阳卧龙冈之争,而现存的华佗墓,徐州、亳州和许昌则各有一座。 徐州的华佗墓,位于徐州市文家油坊的西南隅(现徐州市云龙区防疫站院内),十年浩劫期间被破坏殆尽。现仅存石碑两块,其中一块刻有“后汉神医华佗之墓”八个大字。传说徐州的华佗墓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徐州知州杨节仲挖地修坛时,“得一头颅骨,甚巨,疑是佗首”,所以便加土造墓,并题碑碣。徐州人说,徐州是华佗的第二故乡,因为华佗早年曾“游学徐土”,并且长期在此地行医,因此华佗死后,徐州及其附近的州县建有许多纪念他的华祖庵(庙),仅现存于徐州市的华祖庙就有4处。曹操杀了华佗后,华佗的弟子——徐州人樊阿将华佗的首级偷走,埋葬于此,因此此地才是华佗真正的埋骨之地。 而华佗家乡亳州的人则说,曹操杀了华佗之后,自己的头风病时常发作,后来小儿子曹冲也死于疾病,因此曹操非常懊悔杀了这位神医,于是就将亳州华佗的故宅扩建成纪念堂,即如今亳州城东南隅的华祖庵。根据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习俗,华氏族人向曹操请求回迁华氏骸骨,最终千里迢迢把华佗的尸骨从许昌运回了亳州安葬,因此华佗死后并未流落异乡,也可谓“入土为安”了。 许昌的华佗墓,坐落在许昌市北10多公里的苏桥乡清 河畔。关于这个墓地,又有不少传说,其中在当地比较有影响的传说是:相传曹操将华佗入狱后,有一狱卒同情他,帮他逃出监牢。曹操发觉后立即派兵追杀,一直追到许昌城北清 河边,发现华佗钻到了芦苇丛中,曹兵便将芦苇丛重重围困。正在这时,有一牧童赶羊群经过,牧童忙脱下皮袄,让华佗反穿上混入羊群。曹兵搜不到华佗,便在羊群中乱砍乱杀,华佗遂被砍伤。曹兵走后,华佗醒来,看到这一惨象他挣扎着站起来,在死羊中接头对尾,施展神医法术。羊被救活了,牧童高兴地赶着羊群离开芦苇丛时,华佗因流血过多,带着欣慰的笑,躺在河边长眠了。人们因敬佩华佗的人品和医术,每逢清明时节,前来添土扫墓的人络绎不绝。 这样的传说,很好地解释了华佗墓与许昌故城(今许昌县张潘乡)距离为何如此遥远(超过二十公里),却并不可信,因为史书上记载的是“遂考竟佗”(在狱中处死华佗),无论如何,监狱不可能跑到离许昌城二十公里之外的地方。 另一个传说则较为可信,华佗墓所在的村子叫呼佗村,相传华佗死后葬于此地,华佗的妻子来此寻夫,闻知华佗已死,痛哭不已,做了一回泪洒斑竹的“湘妃”。所谓“呼”者,号天呼地、悲伤难已之谓也。据我推想,华佗之所以葬于此地,很可能这里当时就是一个乱葬岗。史载华佗是因为得罪曹操而死,因此临死的时候,连狱吏都不敢接受他的医书——《青囊经》,遑论为他的尸体找一个安葬之地了。华佗在狱中被处决之后,狱吏们就把与华佗同时处决的犯人尸体一块儿拉到城外的乱葬岗上了事。因此,他埋葬在这里,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说樊阿把华佗的首级偷回徐州安葬的说法并不可信,一则将尸体与首级分离,不符合古人“全尸而葬”的观念,二则樊阿不把华佗的首级送回故乡亳州,却将他葬于徐州,与中国人“叶落归根”的观念相左,因此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而曹操“意甚悔之”,另外为华佗建一座纪念堂的想法,也很有附会的意思在其中。试想,像曹操这样一个刚愎自用的“奸雄”,又怎会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为一个被自己误杀的“小人物”大张旗鼓地修什么“纪念馆”或者祠堂?别人更不敢猜度他的心思,去提什么为华佗“乞骸骨”了。因此,徐州与亳州的华佗墓,多半是“衣冠冢”之类。至于许昌这座华佗墓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埋着华佗之骨,也许考古发掘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即便这里没有华佗遗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史书上记载着这样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死在许都,葬在许都。清 河水为华佗的不公而哭泣,呼佗村这个名字,记载的也不仅仅是华佗妻子的相思血泪,同时饱含了人们对神医华佗的痛惜与叹惋! 针灸到底何时起 在我国的历史传说中,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帝王世纪》)、“尝草制砭”(《路史》)。砭就是砭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医疗器具,最早的针是用石头做的,叫作“箴石”,又称“砭石”,后来才改用金属做针,写作“”。石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可用来刺破脓肿、排放脓血。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中说:“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毒药者,亦从西方来”,“灸(ruo四声)者,亦从北方来”,“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所谓针灸,就是灸 与针砭之类的合称,这证明我国至少在西汉之前,已经具有完备的针灸理论与技法。而这里所谓的东、西、南、北,指的都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也就是今天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而辐射出的方位,和韩国所在的狭长的朝鲜半岛并没有太大关系。 早在2400多年以前,名医扁鹊曾用针灸治好虢太子的“尸厥”(昏迷)病,这个“起死回生”的故事被收入了《史记》,扁鹊也就成为第一位被载入正史的名医。针灸传至华佗,已是600年后的事情了。1800多年前,魏相曹操患了头风病,每次发作,头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遍求名医都没有办法,后来找到了华佗,华佗用银针刺膈俞穴,“随手而差(瘥)”,每次都很灵验。 神医华佗在针灸理论技术方面有伟大的贡献。《内照图》就是华佗在养性修炼中,通过反观内照,记录下来的人体经络循行的图谱。以往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等对经络只有文字描述,华佗的图绘就是历史上第一份经络穴位图谱。华佗还发明了有效的经外奇穴——现在仍被医生们推崇和使用的华佗夹脊穴。在技术方面,普通大夫 都不敢在人的胸腹部扎针,或深度进针,而华佗的学生樊阿,却可以在背部进针两寸,在剑突下的巨阙穴进针五六寸,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这完全得益于华佗的教诲。史书记载,华佗“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至’,‘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这两位超级名医,都比朝鲜半岛李朝的女医官长今要早得多,就连他们也不敢称发明了针灸,韩国人这样说,不是网络上所说的YY(意淫,也就是做白日梦)吧! 外科鼻祖是华佗 外科学在中国的起源更早,钻颅术的应用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1976年,位于河北山西交界的一个叫许家窑的小村中,人类学家卫奇发掘出一个10万年前的人头颅骨,顶骨上被钻了一个洞,经鉴定后发现,打孔之后,此人又活了一个星期,这应该算是中国国土上发现最早的外科手术吧。在新石器时代,人如果脑袋痛的时候,就用石器在头上钻一个窟窿,把头盖骨揭开,意思是把妖魔鬼怪驱走。这种源于巫术思想的“医疗方法”,成功率当然极低,能活七天已经是极限了! 现在人们的印象,好像中医只会开方、扎针,动手术是西医的事情。其实不然,《史记》中曾记载说,黄帝时代有一个神医叫俞跗,他“治病不以汤液醴酒, 石挢引,案 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若不是因为他是个传说中的人物,我们完全应该尊奉他为中医外科学的鼻祖。 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据说还曾为两个人做过换心手术。《列子·汤问》中记载“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有人说《列子》是后人造的一本伪书,因此不足为信,换心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即便是当今医学发达的时代,这样的手术也不现实,更何况是春秋战国之时。 假使这个不算,史有明载的外科手术大夫应从华佗开始。上面谈到的扁鹊用于麻醉的“毒酒”,可能是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前身,而“麻沸”这个发音与后来的“吗啡”同音,不知是巧合还是相关。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配制了特殊药物,使病人不觉得手术时的痛苦,而且手术部位的肌肉组织也能放松,更可贵的是药物没有大的毒副作用,不伤害人的神志意识,手术完毕就恢复如常。麻沸散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因此外科鼻祖的称呼,于华佗绝不为过。 朝鲜半岛的长今女士,所学至多也不会超出华佗的水平。我甚至怀疑,她所用的仅仅是针灸麻醉,同样具有麻醉的效果,但却不可能是麻醉方药。因为麻沸散的方子,随着华佗的去世已经失传,若是长今女医官曾使麻沸散复现,也可说是医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只可惜后世的朝鲜医籍如《东医宝鉴》之类并无此类方子的记载,这或许是“平行空间”中的另一种“移植”(架空历史小说中的一种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