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写作营一个月复盘

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只是因为在小红书里多看了你一眼,就这样,我与蓑依老师的写作营连上了线,接上了电。

还记得9月29号开始组群,看到Kiki老师把天南地北的同学一个个拉到群里,然后让同学们按照模板进行自我介绍。那天,正好是我最忙的时候,我当时抽空瞟了一眼,想到:哇,这么多人呀!看来像我一样想通过写作营抱团取暖的小伙伴不少呀,有点兴奋也很期待。

? 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三十多天就过去了。一个多月的写作,让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说说我在这段时间里收获了什么?

1. 颠覆认知。听了音频课里的很多内容,真是直戳心灵,同时也让人醍醐灌顶。

——比如说写作背后的勤奋,其实是思考的勤奋,这让我恍然大悟。

——比如说 “文笔不好,肯定写不好”就如一把利剑,戳中了我。

——而强制互评这一条,是最让我感触良多的。强制互评绝对是一个获得双赢的好办法,双方都在从中收益匪浅。

** 互相点评,可以让我们“被动”的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扩大了我们的阅读面,丰富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同时,还会时不时的被种草各种好用的写作工具,以及各类好书。

** 互相点评,可以让写作者及时了解到了文章的优缺点,短板和漏洞,然后有针对性的去修正,从而得到提升。

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递交完作业后,都在万分期待中等着别人的点评;得到点评后的一两天呢,大家的心理活动又是精彩纷呈的:有被表扬的喜悦,有被一针见血刺到的疼痛,也有被指出问题后的恍然大悟。这样的心理,大家说有没有吧?!反正我是有的。

** 互相点评,增加了我们思考的频率,让自己的大脑不得不开始运转:当看到别人文章的时候, 我们会去反问自己: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如果是我,这里应该怎么下笔?我这个建议怎么说才能很好的表达出我的想法,让作者能够看懂并且认同?等等等等……当你游离于作者之外,从局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反省也是最深刻的,成长也是最快的。

互相点评,让我们看见了众生,让自己不断的在成长,为我们能写出好的文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请大家好好珍惜每一次的点评环节吧。

? 利他又利己!

2. 逼着自己输出:点评了六篇同学的文章,同时也递交了自己的六篇文章,写了一万八千多个字。其中一篇的阅读量达到了500+;

? 一个月一万八千字,这个数字,是我以往一年写字的字数总和。我终于摆脱了“光说不练”的状态,逼着自己知行合一。

?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因为写作营里的特别规定:按时递交作业,才能解锁下一次的课程。说实话,我喜欢这样的规定,因为这样就能让我没有办法找借口偷懒,只能逼着输出。

? 选择加入写作营,是我今年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3.? 学会更积极地思考问题。

? 以前,生活中碰到的事情或者社会现象,要么看过算数,要么以吃瓜群众的角度聊聊八卦,作为无聊的谈资,不会想的更多,也不会把它作为素材去考虑。

? 但是现在开始写作,在要准备下笔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在开始运转了:写什么内容?用什么文体?需要哪些素材?去哪里找素材?如何把框架搭建好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想,去思考。

? 蓑依老师曾说过:“写作的本质是思考,不是写文字。” 真的,当亲身经历过这一个月的写作历程,我对这句话有了特别深的感触:每一次的写作,就是在沉淀思考。

? 所以,比起写了多少字,这个月让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我开始主动的进行思考问题了。

? 继续加油,生命不止,写作不停,思考不绝!

其次,在复盘中我发现了哪些存在的问题?

1. 文章处于自嗨状态,不能给读者带去思考。

正如木乐老师点评:看到我的作业,只记录了故事,思考的东西却很少。真的是一针见血!

写作应该是记录故事,引发思考,表达真理,然后引发读者的思考并能引起***鸣。这样的文章,才能让读者留下印象。

2. 没有刻意练习。

——只听音频没做练习。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减弱了课程的影响力和效果,阻碍了自己进步的步伐。

——另外观察事物,也仅仅停留在认真观察了,没有行动把它当成素材记录下来,过没几天这件事情就随风飘散,过眼云烟了。

光想不练,我的劣根时不时会冒出来。得治!

3. 知识储备明显不够,导致题材单一,文章空洞。

看的书不够;积累的素材不够;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案例不够。所以下笔的时候语言苍白,不能引经据典,所以文章缺少厚重感和分量感。

最后,接下去如何调整。

? 不做复盘不知道,一做复盘吓一跳。原来自己在这33天里,收获的同时,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而所有的问题,最终指向了一个字,那就是“勤”。

? 曾国藩在家书中就经常谈到“勤”。他说:“勤如天地之阳气,凡立身,居家,作官,治军,皆赖阳气鼓荡。勤则兴旺,惰则衰颓。” 他认为勤劳可以磨练人的精神,同时请也可以补足人的愚拙。

? 这个“勤”,我以为我有,但是细细想来,却一直拿着假勤奋在感动自己。

? 真正的勤,是要把事情动笔记录下来。

看完书,写成读后感;

看到身边触动心理的事及时记录下,累积素材;

思考问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脑子里想,得用笔写下来。要学习李笑来每天写3000字,用写下来的方法,强制自己思考。并且也需要加强思考的深度,要尽可能的透彻。

? 写作之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信自己,一年后,会看见一个不一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