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镇的社会事业

全镇农村文化阵地得到拓展,已建立村级文化中心30个,村级文体活动室108个,活动场所总面积达19300平方米。民间越剧团、篮球队、吹打乐队、书法协会、舞龙队等特色文化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繁荣。组建的运动代表队参加嵊州市首届农民运动会,获得团体第二名。

结合越剧诞生百年纪念活动,甘霖镇已启动越剧寻根游越剧景点的修缮工作。根据规划着手抓好镇域内越剧始创阶段-落地唱书纪念地马塘村金其炳塑像及纪念亭、越剧诞生地-东王村香火堂前、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八卦台门及施氏宗祠等三个越剧景点的修缮工作。配合发掘小黄山万年文化遗址,整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倾力打造千年古镇品牌。 “小黄山”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曹娥江流域乃至浙江省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小黄山遗址地处在曹娥江流域上游河谷地带,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为探索浙江省乃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类迁徙发展的模式提供了又一新的个案资料,有力支持了人类由山区丘陵向平原、沿海岛屿迁徙发展的观点。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存保存之完好,储藏坑发现之多,石磨盘、石磨石出土数量之丰富为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所罕见。出土的石雕人首距今年代在9000年上下,应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石雕人首,具有很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水稻遗存的发现,为农业起源特别是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甘霖镇有马塘村,为东阳巍山刘金氏第二居的后裔聚居地。据1933年重修的《刘金氏宗谱》记载,“始祖让,宋元丰末年由东阳入剡,入赘于清化乡雅堂淇园……二世祖敏庆,随外祖入朝,被徽宗弟歧王选为郡马,回乡时洗濯舆卫车马于村边池塘,故塘以马名,村以塘名。”又有民间传说,郡马爷为权奸陷害而杀头(一说为护卫皇上而受伤),他的坐骑负主公奔回家乡,至村外塘边下跪,此塘即被称为“跪马塘”,村在塘边,后村以塘名为“马塘”。

马塘一个看似平淡的小村,在越剧发展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四工合调”的创始人金其炳,“落地唱书”的金芝堂,“小歌班”的金荣水等为生活所迫,一代代人从马塘走出去,到杭嘉湖,到上海,到全国,把“沿门要饭”的落地唱书,唱成了全国第二大剧种。 施家岙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澄潭江下游,靠山面水,全村有206户586人,山林1000多亩,耕地420亩,盛产优质水蜜桃,个私经济以丝织,石雕为主。2003年被绍兴市评为文化特色村。

施家岙村以女子越剧发源而著称,青山秀水勤劳的村民孕育了一代越剧名流。该村以修缮“绳武堂”,重修“八卦台门”开启了新农村建设序幕。投资70万元建造了垃圾站房,在苍新公路边、操场、“绳武堂”、“八卦台门”周围进行绿化,购置了健身器材,清理了100年来未清理的池塘。该村从2004年开始投资73万元对“苍新”机耕路进行路基改造,路长6.032公里,宽10米。投资46万元对“绳武堂”周围37户进行拆迁。

施家岙村下一步计划对村行政中心进行整修,对村中老屋进行粉刷包装,积极打造生态优美的旅游休闲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