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资料
南京地形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南京市平原主要有河谷平原、滨湖平原,沿江洲地及江心洲3种类型。河谷平原主要有秦淮河沿岸的秦淮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7~10米;有位于鼓楼以北金川河沿岸的金川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在6~10米;有位于江北滁河中下游沿岸的滁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5~10米;有位于高淳东部胥溪河河谷平原,滨湖平原为南部石臼湖与固城湖湖滨地区,地面海拔大部分在5~7米。沿江洲地分布在上新河——板桥一带,江浦、浦口沿江,六合瓜埠以南和江宁营防乡等;江心洲有八卦洲、江心洲、新济洲、兴隆洲等十多个大小江心洲;海拔大部在4~7米。
南京山脉
在城区外围,六合区境内北部有东平山、冶山,东南部有以玄武岩为主的方山、灵岩山;浦口境内分布着东北--西南向的 老山 山脉;城郊和江宁区是宁镇山脉西段的分布地,沿江边第一列(即 钟山 北支)分布着栖霞山、南象山、 幕府山 ,第二列(即钟山中支)有灵山、紫金山等,第三列(即钟山南支)的山最多,有 汤山 、方山、牛首山等;溧水、高淳县境的东部是茅山山脉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有名称的小山丘外,还有许多无名岗地间杂其中。其实,像紫金山、九华山等山,都是句容茅山的余脉。
南京城区起伏不平。紫金山中支的余脉向西延伸,在太平门旁为富贵山,进城为小九华山、北极阁,继续向西连接古长江冲积物堆成的下蜀黄土岗地,把南京城一分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在城北锈球公园附近还有狮子山(又名卢龙山),城西有马鞍山,城南有石子岗(又名玛瑙岗、聚宝山)。
南京水文
河流:
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公里。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
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干流全长110公里,河道弯曲,集水面积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运河和天生桥河。
湖泊:
南京市区主要有玄武湖和莫愁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3.7平方公里和0.37平方公里;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201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
秦淮河
古名藏浦,又名淮水,全长103公里。它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发自溧水县东庐山麓的溧水河;北源发自句容县宝华山的句容河。两源于江宁县方山南侧西北村汇合。两源汇流北下,水量增大,直抵南京城下。河水在武定门外,又一分为二:一路绕城南经中华门抵水西门附近,称外秦淮河,是明朝南京城南的护城河,可以通航;另一路由通济门外向东水关流入城内,经夫子庙文德桥、镇淮桥折西北至下浮桥,再由水西门稍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集,长约10里,这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
滁河
长江北岸的滁河源出于安徽省肥东县的梁园,经全椒县流入南京市的江浦街道,再东流经浦口、大厂入六合区境,经六城至大河口入长江,全长265公里,在南京市境内长约116公里。滁河流域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就分布有与秦淮河流域及金川河流域文化性质相似的一些原始村落,说明南京地区大江南北人民的密切交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
石臼湖
是溧水县、高淳县和安徽省当涂县三县间的界湖,又名北湖,是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的。湖水主要来自皖南的青戈江和水阳江水系,由当涂的姑溪河和清水河流入长江,现湖泊面积20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7米。石臼湖与秦淮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明代以前,溧水县城西南的胭脂岗是秦淮河与石臼湖的分水岭,岗北的水属秦淮河水系,岗南的水属石臼湖水系。
玄武湖
古名“桑泊”;因位于紫金山之后,故又称“后湖”;湖泊水面积为3.7平方公里,湖底平坦,平均深度为1.5米,最深不足2米。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莫愁湖
曾名石城湖,位于水西门外,湖面呈三角形,平均水深为1米左右。湖面宽阔,周长6公里,面积为0.37平方公里。莫愁湖的名称最早见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一书。书中说:“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在此,故名”。现在,湖水荡漾,碧波照人;湖畔竹树葱笼,花香四溢。湖上有胜棋楼等古代建筑,登楼凭窗北望,一派“水面荷花堤上柳,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尽收眼底。
最佳旅游时间
9-11月 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南京以前有“火炉”之称,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不过南京近年来成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市区绿化率超过30%,因此夏天到南京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夏热冬寒”是南京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显著气候特征,通常12月份下雪机会最多,如果您有缘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更显妩媚动人。
旅游景观
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纪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无限。
金陵四十八景
石城霁雪——清凉山石头城上的雪景;
钟阜晴云——紫金山上的云景;
鹭洲二水——江东门外白鹭村一带的古白鹭洲,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
凤凰三山——城西南露岗凤凰台遗址上远眺江边的三山,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
龙江夜雨——下关龙江边夜听雨声;
虎洞明曦——东南郊高桥门外黄龙山附近的虎中观看黎明时的阳光;
东山秋月——中秋节在江宁东山镇的土山上赏月;
北湖烟柳——玄武湖畔台城上的垂柳和烟景,唐韦庄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秦淮渔唱——在秦淮河上聆听渔歌;
天印樵歌——在方山郊游时听到樵歌;
青溪九曲——城东的青溪很多河湾,夹岸均垂杨亭馆;
赤石片矶——城东南今雨花门外的由红色砂岩构成的秦淮河畔小岗;
楼怀孙楚——李白在金陵时常饮酒的“孙楚酒楼”,遗址约在今水西门水关一带的秦淮河畔
台想昭明——钟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台,一说在江宁湖熟的梁台;
杏村沽酒——今城西南花露岗下的古杏花村,相传是唐代诗人杜牧买酒处;
桃渡临流——夫子庙利涉桥畔古桃叶渡,相传是东晋王献之妾桃叶渡秦淮处;
祖堂振锡——唐代法融祖师在祖堂山得道,成为佛教南宗第一祖师;
天界招提——中华门外的天界寺,原名龙翔寺,与灵谷寺、报恩寺并称为明代金陵三大寺;
清凉问佛——清凉山的清凉寺;
嘉善闻经——幕府山东南铁石岗石佛阁的嘉善寺;
鸡笼云树——鸡笼山的景色;
牛首烟岚——牛首山的景色;
栖霞胜景——栖霞山的景色;
达摩古洞——幕府山东北麓的达摩洞,传梁代达摩法师渡江前曾在此休息;
燕矶夕照——在燕子矶观夕阳;
狮岭雄观——狮子山上的卢龙观;
来燕名堂——今夫子庙对岸乌衣巷内东晋王谢大族故居的“来燕堂”;
报恩寺塔——中华门外报恩寺的九级琉璃宝塔;
永济江流——在燕子矶的永济寺观音阁俯视江流;
莫愁烟雨——莫愁湖“荷亭消暑,柳岸追风”之景观;
珍珠浪涌——今鸡鸣寺至浮桥的古珍珠河;
长干故里——中华门外古长干里;
甘露佳亭——雨花台高座寺甘露井旁的亭台,另一说在小九华山;
雨花说法——相传梁代云光法师在雨花台上讲经,天上落花如雨,雨花台即因此得名;
星岗落石——约在今鼓楼岗一带的古“落星岗”;
长桥选妓——今夫子庙对岸一带明清妓院的集中地;
幕府登高——登幕府山眺望长江;
谢公古墩——五台山永庆寺前东晋谢安登临过的高墩;
三宿名岩——下关静海寺附近南宋名将虞允文曾休息三夜的三宿岩;
神乐仙都——光华门外的道观神乐观;
灵谷深松——灵谷寺周围的上万株古松;
献花清兴——祖堂山北峰献花岩的景色;
木末风高——雨花台永宁寺侧的木末亭,一说在方孝孺祠内;
凭虚远眺——在鸡笼山最高处的凭虚阁远望市区及玄武湖;
冶城西峙——朝天宫所在的冶城山峙立于城西;
商飙别馆——钟山南麓梅花山前的南朝离宫商飙馆遗址;
祈泽池深——南郊高桥门外祈泽寺的泉水,传说宋时东海龙女来此听法师讲法华经后所开;
化龙丽地——幕府山北麓临江的“五马渡”,相传西晋末年时琅琊王司马睿与彭城王等皇族分
乘五马来此地,琅琊王所乘之马忽然化龙飞去,成为司马睿称帝前的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