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胡适:他有哪些后人,都到哪里去了,都有怎样的悲喜结局?
谈新文化的人格力量,我以为,最不能忽视的人物,是安徽绩溪胡适之吧。
1914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时年23岁。当年寄给了江冬秀
这个人,功过先不谈,论性情是那个时代最为宽厚之人,也是最具感召力的人物,人情味之浓烈往往超过他的“学术味”,遂使得“我的朋友胡适之”这话都成为民国最流行美谈。极端地讲,中国文明诞生以来,都很少出过这类新型的文人。清英宿德,遗泽炳蔚,以至于他弃世57年后的今天,还有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深切怀念他。
传统时代的中国人,极讲“福报”。所谓天道喜善憎恶,行善积德,泽及子孙是也。从这一点看,毕生致力于做好人的胡适,又反倒可能是五四一代文化名人中“上天眷护”至浅的一位:两子一女,女儿夭折、幼子自杀,唯独可传香火的孙子,一生未婚,更没生育——多年前,我侧闻海外一名学者私下透露,似乎还是同性恋。
1916年入与哥大,师生合影。前排左一胡适,后排右二蒋梦麟
也有资料说他还有一个孙儿名胡柏棠,但是过早夭折了。胡适论“后人”,到了孙子一代,其实已经没有血脉传承,是中国人所谓“绝后”。这一定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也不愿意面对的。
胡适14岁离家前,他母亲就为他定了与村姑江冬秀的亲事。1917年,胡适归国,受聘北大教授,27岁生日当天,他毫不犹豫与江冬秀完婚,成为民国奇闻之一。
1922年,被上海读者杂志票选为“中国十二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的言行,完全不同于其他留学生,回国第一要事就是离婚。从他文章中,我们大概可以得知,他会如此做,除了要守住承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江冬秀一直在老家乡下替他照顾母亲,他是很感念的。他后来对江冬秀百依百顺,除了日久有情,也有这层感激的因素包含在内吧。
胡适与江冬秀夫妻,结婚近五十年,育有二子一女,这已经是文化常识了。其中独女胡素斐,五岁时患病夭折,这也几乎是人所***知的——五四文化名人,有两位都是女儿早夭,后来动不动就要伤感写文章追念的,周作人以外,就是胡适之。
1910年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搭船赴美前合影。立者二排左一胡适
也就是说,胡适后来只养大儿子两个。长子胡祖望,在结婚一年半以后的1919年3月16日出生,那时他至爱的母亲已经去世四个月了,没有见到孙儿的降临,取名“祖望”寓有胡适悲悼之意。幼子胡思杜,则生于1921年12月17日,此日恰好也是胡适本人的生日,他高兴至极,取名“思杜”,是感念美国恩师杜威的栽培之情。
1917年,归国后27岁生日当天与江冬秀完婚,此为二人第一张合影
所以,他两个儿子的名字,是带着他“饮水思源”的意涵的:一个悼念生身之母,一个感激精神再造之师。这位对故国文化大破大立的五四新文人,论为人性情、论伦理价值观,确实是深具传统美德的。
胡适27岁开始做父亲,又长期忙于事务,对于两个孩子的养育确实一直是缺失的。家务和子女都是由没多少文化的江冬秀一手操持。
与长子胡祖望.胡适题赠给恩师杜威夫妇,题词中称儿子为“小胡适”。
所以,从胡适自己的日记、从时人罗尔纲等人的回忆中,我们知道,胡祖望也好,胡思杜也好,其实天资都一般,文化素养也常人而已。相对而言,大儿子胡祖望性情乖顺,从小就懂得独立生活,对父亲胡适能言听计从,学习也算认真,但成效总是一般,甚至到了“成绩欠佳”的地步。这是一个忠厚、诚笃的君子型人格,肯吃苦,但其父的文采风流全然陌生,对政治也全然无涉。
1931年,40岁生日,与妻子、次子胡思杜在北平家中门口
也因此,他虽出身名门,但没有选择从文或从政之路,而是考入了西南联大工学院学习机械专业,接着在1939年8月,在胡适就任驻美大使期间,也随着到了美国,进了其父母校康奈尔大学,攻读航空机械专业,一生以工程师安身立命。
1940年代前后,在美与恩师杜威
也许,这样的性格、兴趣,反倒无形中成为保全之道,使他可以在海外平安度过了一生。直到2005年,方病逝在华盛顿,享寿86岁,是胡适家族几代中最长寿的一个。
胡适后人中命运最坎坷的,也最让人唏嘘的,当然是他的幼子胡思杜。
1938年,正式受命出任驻美大使,争援促战。柱杖者疑为蒋百里
本来,这样一位妥妥的官学二代,完全可以无灾无难身泰利遂的。却仅仅因为自己的天真和任性,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带来了他个人的生命转折,年纪轻轻只能选择自我了断。他的遭遇,实以一人之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因缘际会,与残酷嗜血。
1961年,江冬秀自美返台,胡适前往迎接。
胡思杜的性情,和他兄长比起来,是叛逆的,也让胡适失望最多。从现存不多的资料,我们可知,他为人比较浮躁,喜欢到处交游,从小就不爱读书。1941年,他20岁,国内大学考不取,遂投奔大使父亲,入美国大学,辗转三所大学都不能毕业。1948年,美国也没亲人了,他也跟着回国,到了北平图书馆作了一名管理员。
1940年代的全家福.在此题赠给他恩师杜威博士
如果时代没有波荡,他的人生也是可以安然静好的。问题在于,他不幸遇到了天地玄黄、大开大合的时代,他这样一个“贵族”子弟,大学校园刚出来,又年轻气盛少不经事,加上当时进步力量宣传鼓动之功夫是史所罕见的,他如何受得了这等“进步思想”的诱惑,所以当1948年秋冬时分,他的全家都仓皇辞庙时,他竟然不愿上南下的飞机。他的理由是,“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他们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
在美期间
那个秋冬,蒋氏准备好了三架飞机让胡适安排人马去台。胡适奉劝这些人,“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自由”,但不少熟人也没听他的。他自己也有私情,把小儿子胡思杜也列上了逃离名单。
1961年,去世前,书房,病中,会见友人
但第二架次飞机抵达时,没有人选择跟他流亡,胡到机场接人,结果空无一人。一个有名的记录,说胡适当时,一个人在机场嚎啕大哭。我相信,以胡适的远见,他当时的哭,除了哭朋友,哭家国,或许也有预见到将与小儿子的生死离别之殇吧。
1946年,与江冬秀在北平东厂胡同院内
果然,随后不久,胡思杜被逼表态,痛恨地批判了自己的父亲,但仍没法逃脱天罗地网布置下的灾难,不堪受辱上吊自杀了。 我们现在有资料表明,在胡思杜死后数月,胡适其实已经从香港方面得知了这一噩耗,但是他似乎拒绝相信——他余生都没再提此事,在遗嘱中还特别交代要给胡思杜留些物品。
离开前夕最后一张全家福
这对一个深情的父亲来讲,应该是内心最难抚平的伤痛了吧。都说胡适在民国知识分子中,是最有魅力、最有远见之人,但是可悲复堪嘲弄的是,他其实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感化不了,拯救不了,只能眼睁睁看他死于非命。
民国有两位旗帜性“学术大师”,分别选择了左右两个阵营,但也都在垂暮之年,亲身见证自己儿子的被迫“自杀”,悲伤至死不解。
1958年4月2日,离美回台。在机场,拥抱小孙子,旁为李济
这两位大师,一位是胡适,另一位则是郭沫若。我们或许可以借此知道,在那样一个纷乱如麻、刀兵水火的时代,是如此天地不仁:知识分子无论左之右之,都无法保全妻子性命;不仅平民百姓饿殍遍野,实际上流人士也都荡析流离,无路可逃。
1952年台北,排队候场听胡演说的人群,据说里面有李敖
胡适自己是突然倒地身亡,他侥幸的后代一支也只能“及身而免”:胡祖望夫妇生有独子,胡适为他取名胡复,但自小即患有小儿麻痹,跛足残疾。胡适很钟爱这个孙子,他的儿媳曾淑昭至台看望他时,胡适发觉小孙子只能讲广州话,不会讲国语,更不懂老家的徽州话,还希望她能教孩子国语。
1960年3月9日,与长子胡祖望、长媳曾淑昭、长孙胡复在南港寓所前
胡复不仅没有从文,也没有后代,胡适的“君子之泽”,就此而斩。胡复在美国成长,后来还官至美劳工部争议司司长。但他一生不婚,独身生活,据说现在还在世,我的八卦来源,据说还是同性恋。
午前,几句闲谈